中国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联盟海南成立
2025年5月10日,在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元年之际,中国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联盟在三亚正式成立。这一联盟的成立,标志着我国低空经济产业迈入以产业协同、场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全球低空经济领域的资源整合与技术突破贡献“中国方案”。
一、联盟成立背景:政策与技术的双重驱动
低空经济是以低空空域(通常指垂直高度1000米以内,可延伸至3000米)为依托,以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航空器为载体,辐射制造、物流、文旅、应急等多领域的综合性经济形态。据《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预测,2026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近年来,国家政策持续加码低空经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其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海南、深圳、北京等地相继推出专项支持政策。例如,深圳率先探索“低空+文旅”模式,推出空铁联运项目;北京丰台区成立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联盟,聚焦空管系统与飞行器研。。在此背景下,海南依托自贸港“离岸金融、数据跨境流动”等政策优势,加速布局低空经济试验场,为联盟的成立奠定了坚实基础。二、联盟成立仪式:政产学研金共绘蓝图
联盟成立仪式作为“2025自贸港人工智能科技大会”的核心议程之一,吸引了来自国家部委、科研院所、头部企业及顶尖高校的300余名代表参与。联盟由国际电动航空智能制造产业联盟、深思实验室、SXR科技智库、世界院士专家联合会等20余家国际顶尖科研机构、高端智库、行业领军企业共同发。在成立仪式上,联盟宣布将以海南为创新试验田,重点推动无人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UAM)、低空文旅等场景落地,并展示电力巡检无人机、医疗急救运输机等前沿应用。其核心任务目标明确:在产业协同创新方面,整合产业链资源,突破eVTOL电池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应用场景拓展上,联合地方打造“低空经济示范城市”,计划在海南率先试点医疗物资空中运输;标准与生态构建领域,牵头制定行业标准,搭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平台。三、聚焦应用场景:从愿景到落地的突破
联盟将聚焦三大核心场景,赋能千行百业。- 低空物流:重塑“最后一公里”效率。无人机配送被视为低空经济最易规模化的应用。相关数据显示,无人机配送平均时长仅12分钟,较传统模式提效150%,深圳、上海已经开通多条航线。联盟计划在海南试点“跨海无人机物流网络”,连接岛屿与内陆,提升应急物资运输效率。
- 城市空中交通:联盟相关合作企业飞行汽车原型预计今年量产,将推动海南建立“空中交通走廊”。
- 低空文旅:计划在海南推出“低空观光环岛游”。
四、海南低空经济发展的优势与潜力
海南自贸港凭借政策红利与生态优势,已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试验场。海南的有人机和无人机通用航空经营性企业近200家,业务范围从平台作业、观光旅游拓展到体育、公务、航拍、医疗救援、地理探测等,基本覆盖通用航空各领域。《海南省低空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到2026年,建成通用机场9个,布局低空飞行器起降场500个;划设低空航线达300条;飞行规模方面,实现有人机、无人机飞行量分别达30万架次、450万架次。产业生态方面,引进培育低空经济产业链相关企业达200家,实现低空产业规模达300亿。五、联盟的未来展望
未来三年,联盟将联动低空经济领域上下游企业,计划推动100个标志性场景落地,孵化50家独角兽企业。联盟将协同成员单位推进雷达、空管信息化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并拟联合C9高校、国防七子等顶尖学府,设立低空经济研究院,定向培养飞行器设计、空域管理等专业人才。同时,通过“全球低空经济论坛”搭建国际对话平台,对标美国EAA大会,提升中国在全球产业链的话语权。联盟的成立,不仅将推动海南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将为全国乃至全球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和示范。通过产业协同、场景创新与国际合作,低空经济有望从“试验场”走向“普惠化”,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在实际生活中,低空经济的发展将为人们带来诸多便利。例如,无人机物流可以快速配送药品、生鲜等急需物品,提升物流效率。城市空中交通将缓解地面交通拥堵,提供更快捷的出行方式。低空文旅项目将为游客提供全新的旅游体验,推动旅游业的升级。随着低空经济的逐步落地,人们的生活将更加便捷、高效和多彩。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图片AI生成,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经济新视界,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tt/2991.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