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万亿蓝海背后:三大瓶颈待破,离真正"经济"还有多远?

低空经济虽有巨大发展潜力,但目前面临基础设施、技术、市场与管理等多方面的瓶颈,离真正形成成熟的 “经济” 形态还有一段距离,具体如下:

低空经济万亿蓝海背后:三大瓶颈待破,离真正"经济"还有多远?(图1)


  • 基础设施方面
    • 硬件设施供给不足通航机场数量少且地区分布不均衡,截至 2023 年底,全国在册管理的通用机场数量仅有 449 个,仅为美国公共通航机场数量的 11% 左右。同时,全国通航使用低空空域不足 30%,且分布不均、未能成网连片,难以满足多元化的服务需求。
    • 软件设施建设滞后:城市空管信息系统、空域管理辅助系统等分散在不同领域,整合难度大。而且,我国缺乏有效的网络信息基础设施支撑低空感知探测和通信,现有的感知探测基础设施和低空通信存在效果差、速度慢、规模小、管理低效等问题。
  • 技术方面
    • 技术成熟度不高:我国低空产业在关键技术、核心设备等方面对外依存度较高,如国产航空器在航空发动机、航电系统等核心技术方面主要依赖进口,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以 eVTOL 为例,其对锂离子电池性能要求更高,而我国在这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 关键核心技术壁垒多通用航空领域存在显著技术短板,整机和发动机主要依赖进口,低空核心零部件及关键材料的研发能力不足,部分核心系统依赖进口。例如,无人机制造所需的主控芯片、智能仪器仪表和传感器等关键核心元器件尚不能完全自主掌握。
  • 市场与管理方面
    • 市场体系发展滞后:低空经济主要用于农业植保、旅游观光等场景,仍处于早期探索阶段,缺少成熟的商业模式和稳定的盈利模式。同时,产品造价高,载客量较少,消费潜力尚未充分激发,难以实现全社会规模化推广普及。
    • 管理体系建设亟待完善:全国低空经济全域协同发展机制尚未建立,各地发展战略规划呈现碎片化状态,存在多头管理现象,省际协同发展难度较大。此外,低空运营管理体制仍不完善,缺乏全国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多头管理” 与 “管理空白” 并存,影响低空飞行效率和安全。


    作者声明:图文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守望者,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tt/2636.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

*
*
选择: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dikongjingj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