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eVTOL公司——小鹏汇天飞行汽车陆地航母

中国十大eVTOL公司——小鹏汇天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图1)

小鹏汇天:从无人机到飞行汽车,亚洲低空王者的破局之路

深圳南山科技园的实验室里,工程师们正为 “陆地航母” 的量产做最后的调试。这台长 5.5 米、宽 2 米的庞然大物,既是能在城市道路穿梭的全地形越野车,又是可垂直起降的电动飞行器。它的诞生,不仅标志着中国在低空出行领域的重大突破,更让小鹏汇天这家企业站在了全球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行业的风口浪尖。作为亚洲规模最大的飞行汽车公司,小鹏汇天用 12 年时间完成了从无人机制造商到低空出行革命者的蜕变。

一、技术突围:从无人机到飞行汽车的跨越

2013 年,赵德力在东莞创立汇天科技时,或许未曾想到这家公司会成为改变人类出行方式的关键力量。早期公司以无人机和航模研发为主,2016 年首次涉足飞行汽车领域。历经三年研发,2019 年旅航者 T1 横空出世 —— 这款可搭载单人的飞行器不仅斩获红点奖等国际设计大奖,更验证了公司在空气动力学和轻量化结构方面的技术积累。

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 2020 年。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注资控股后,公司更名广东汇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开启了 “汽车 + 航空” 的双技术路线。此后三年间,企业完成超 5 亿美元 A 轮融资,研发投入占比持续保持在 30% 以上。2023 年,自研的整机多伞救生系统在 50 米超低空成功开伞,将飞行安全提升至民用航空标准;2024 年,倾转翼技术验证机完成垂直起降测试,为长距离飞行奠定基础。

二、产品矩阵:从载人飞行器到分体式飞行汽车

小鹏汇天的产品迭代史,是一部中国低空技术的进化史。从 2018 年首飞的载人原型机到 2024 年量产的 “陆地航母”,每一代产品都解决了行业痛点:

  • 旅航者 X2:全球首款获中国民航局特许飞行许可的双人飞行器,采用碳纤维机身和六旋翼冗余设计,最大航程 35 公里,适用于景区观光和城市通勤。
  • 陆空一体式飞行汽车:通过倾转翼技术实现高速巡航,最大速度 300km/h,续航 500 公里,解决了传统 eVTOL 航程短的问题。
  • 分体式飞行汽车 “陆地航母”:全球首创车载自动分合机构,5 分钟内完成飞行器收纳与释放。陆行体采用 6×6 全轮驱动越野底盘,飞行体支持 270° 全景座舱和单杆智能操控,真正实现 “可停进车库的飞机”。

截至 2024 年底,公司已申请国内外专利 308 项,覆盖动力系统、安全系统及智能驾驶等核心领域。其研发的 800V 碳化硅增程平台,使陆行体 CLTC 续航超 1000 公里,飞行体 18 分钟可补能至 80%,有效缓解用户里程焦虑。

三、市场占位:万亿赛道的先手优势

在赛迪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空中交通领先指数(2024)》中,小鹏汇天以 81.2 分位列 eVTOL 整机制造榜首,与亿航智能、峰飞航空形成第一梯队。这种优势源于其独特的生态布局:

  • 场景渗透:在文旅领域,与常德柳叶湖、海南自贸港合作打造低空飞行营地;在应急救援方面,与高直航空签订 3 亿元订单,布局浙江全域飞行网络。
  • 产能建设广州智造基地规划年产能 1 万台,2025 年三季度竣工后将成为全球首个飞行汽车量产工厂。
  • 资本运作:2024 年 B1 轮融资 1.5 亿美元,累计融资超 6.5 亿美元,估值达 110 亿元,位列胡润全球独角兽榜 759 位。

数据显示,公司产品已覆盖全球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陆地航母” 预售订单突破 5000 台,单价低于 200 万元的定价策略,使其成为全球最具性价比的量产飞行汽车。

四、生态构建:从技术创新到产业协同

小鹏汇天的崛起,离不开广东 “低空经济走廊” 的产业生态。在广州开发区,公司与凯得投资共建研发中心;在珠海航展,与华为联合展示 5G-A 通感一体化网络;在深圳,依托小鹏汽车的智能驾驶技术,开发出行业首个 “飞行 + 陆地” 双模式导航系统。这种 “车企 + 航企 + 科技公司” 的协同模式,使小鹏汇天在供应链管理、适航认证等方面占得先机。

政策层面,公司积极参与《低空经济发展白皮书》制定,推动低空开放试点。2024 年,其飞行体型号合格证(TC)申请获民航局受理,成为国内首个进入适航认证关键阶段的分体式飞行器。

五、未来挑战:万亿蓝海的竞争与机遇

尽管前景广阔,小鹏汇天仍面临多重挑战:

  • 适航认证:eVTOL 行业缺乏统一标准,美国 FAA 与中国民航局的认证体系差异,可能影响全球市场拓展。
  • 基础设施:国内通用机场不足 500 个,低空通信网络覆盖率不足 40%,制约商业化进程。
  • 成本控制:碳纤维材料和电池成本占比超 60%,量产初期单车利润微薄。

为此,公司制定了 “三步走” 战略:2026 年聚焦景区与野外飞行,2028 年实现城市间通勤,2035 年推动全民普及。同时,通过与商飞合作开发轻量化材料、布局换电网络等举措,降低使用成本。

结语:天空触手可及的中国方案

从东莞的无人机作坊到全球低空经济标杆,小鹏汇天的发展轨迹,折射出中国科技企业的创新韧性。当 “陆地航母” 在珠海航展完成全球首飞,当飞行汽车量产倒计时牌开始跳动,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家企业的崛起,更是一个国家在新兴赛道的战略布局。正如何小鹏所言:“飞行汽车不是科幻,而是未来十年改变人类生活的重要发明。” 在政策、资本与技术的共振下,小鹏汇天正以中国智慧,书写低空出行的新篇章。

作者声明:图文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经济新视界,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tt/2404.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

*
*
选择: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dikongjingj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