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交控&盾华电子:空地协同技术重塑公路管养新生态

陕西交控&盾华电子:空地协同技术重塑公路管养新生态(图1)


2025年3月,陕西交控飞行技术有限公司与盾华电子联合研发的"空地一体化智慧巡检系统"在山西省晋中市完成首秀。该系统在108国道等40公里重点路段部署的智能无人机机场,通过每日3次自动巡航与2次人工复检的协同模式,将道路异常识别效率提升至传统方式的6倍。搭载激光雷达与多光谱相机的无人机群,单机月均巡查里程突破3000公里,精准识别11类道路病害,构建起覆盖裂缝检测(精度±0.1mm)、标线磨损分析、边坡位移监测的全维度感知网络。


应急革命:3分钟响应圈守护生命通道  

在3月7日的实战演练中,该系统的应急响应能力引发行业震动——当模拟路面塌方警报触发后,距离最近的无人机仅用3分钟即抵达现场,同步开启360°全景直播、应急广播与三维建模,并通过AI算法在15秒内生成包含定位坐标、受损评估的处置工单,全流程时效较传统模式压缩75%。这种"空中哨兵"与地面养护团队的联动,使晋中市公路应急事件平均处置时长从4.2小时缩短至47分钟,重新定义了公路管养的黄金救援窗口。


标准化突围:32项指标锻造智慧巡检"中国方案"

技术团队正将实战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标准化体系,构建包含7大类32项指标的《公路智慧巡检解决方案库》。该体系创新性地引入盾华电子的杆载无人机技术,通过在智慧路灯综合杆集成起降平台,实现无人机续航补给的网格化布局。目前形成的"陕西标准包"已在山西验证三大突破:  

1. 病害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8.7%  

2. 养护成本降低42%  

3. 道路通行效率提高28%  


生态构建:从"单点突破"到"全域智联" 

盾华电子同步推进的智慧杆塔网络,正与巡检系统形成深度协同。在晋中试点路段,每公里布设的3根智能合杆,不仅搭载环境监测、车路协同设备,更成为无人机的中继基站与应急充电站。这种"天网+地网"的融合,使系统具备三大衍生能力:  

极端天气下的毫米波通信保障  

• 突发事件的立体化应急响应  

• 道路资产的数字化孪生建模  


低空经济走廊的全国布局 

随着山西样板工程的成功落地,技术联盟计划三年内在全国复制200个智慧管养示范区。陕西交控将依托8万吨模锻压力机制造优势,研发新一代碳纤维复合机巢;盾华电子则着力推进杆载无人机的城市级组网,其研发的"低空智联网"已实现单杆覆盖半径5公里的无人机管控能力。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加持下,这套空地协同系统正从公路管养向边坡监测、物流配送等领域延伸,构建起万亿级低空经济产业生态。


当智能无人机从智慧灯杆腾空而起,当三维建模数据实时投射在养护指挥大屏,陕西交控与盾华电子的技术共振,不仅革新了公路管养模式,更开辟了低空经济与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发展的新赛道。这场始于晋中40公里路段的创新实践,正在为中国交通强国建设书写"科技养路"的生动注脚。正如系统总设计师所言:"我们不是在替代人工,而是在创造人机协同的第六种养护工种。"

作者声明:内容AI创作,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瞭望塔,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tt/2320.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

*
*
选择: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dikongjingj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