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低空经济“狂飙”:飞行汽车、空中观光、智慧农业,下个万亿风口?

广州低空经济“狂飙”:飞行汽车、空中观光、智慧农业,下个万亿风口?(图1)

从“空中楼阁”到“城市新基建”的产业跃迁

广州讯】 2025年3月18日,广州大学城北亭村,一架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缓缓开启后备舱,折叠的飞行器滑出后旋翼展开,轻盈升空。这一幕让现场观众惊叹不已——曾经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正在广州成为现实。从政策规划到企业创新,从技术研发到场景落地,广州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刺“天空之城”,剑指万亿级低空经济蓝海。


第一章 飞行汽车的“广州速度”:从实验室到量产工厂

1.1 技术突破:分体式设计的颠覆性创新
在广州开发区小鹏汇天研发中心,创始人赵德力展示了全球首款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陆行体与飞行体分离后,飞行器可自主完成垂直起降、绕行障碍物等操作,全程无需人工干预。这一设计解决了传统飞行器移动难、储存难的问题,将起降对场地的要求从跑道降至普通停车场。

“我们的飞行体重量控制在800公斤以内,搭载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能量密度提升30%。”赵德力透露,通过双套动力系统与飞控算法,飞行器实现“10的-7次方系统级安全”(即千万分之一故障率)。

1.2 商业化进程:从首飞到量产的跨越
2024年11月首飞以来,“陆地航母”已收获近5000台订单,主要来自珠三角地区。

2026年上半年,全球首个飞行汽车工厂将在广州开发区量产交付,规划年产能1万台。

“用户只需5分钟即可完成起降操作,未来可能像考驾照一样普及。”赵德力透露,正与民航局探讨简化轻型运动类驾照流程,预计2026年消费者可自由飞行。


1.3 政策支撑:构建“1+5+100”空域网络
广州提出建设“1个跑道型通用机场+5个枢纽型垂直起降场+100个常态化起降点”的地面基础设施网络,覆盖全市11个区。其中,珠江新城、广州南站等枢纽场站将率先开通低空客运航线,未来实现“空中通勤9分钟到白云机场”的目标。



第二章 空中观光:从“网红打卡”到“城市名片”

2.1 亿航智能的“三证”领跑全球
在亿航智能展厅,全球首个载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型号合格证(TC)、生产许可证(PC)和适航证(AC)陈列于显眼位置。2025年春晚,亿航EH216-S在广州塔旁完成“双机共舞”表演,向世界展示低空观光的无限可能。

“我们的飞行器可搭载16名乘客,运营成本仅为直升机的1/5。”亿航副总裁薛鹏介绍,目前正申请全球首张运营合格证(OC),预计2025年内落地广州。


2.2 低空旅游网:从景点到全域的体验升级
广州计划打造“空中巴士”航线,串联白云山、珠江夜游、荔枝湾等标志性景点,票价预计为直升机旅游的1/3。例如,从琶洲港澳客运码头到白云机场仅需9分钟,较地面交通节省50分钟。

“未来游客可通过手机APP预约‘空中游’,实时查看航线拥堵情况。”薛鹏透露,已与多家旅行社合作开发跨城空中旅游产品。


2.3 文化融合:岭南特色场景创新
在番禺岭南印象园,亿航智能开通了“南粤古驿道”主题航线,游客可俯瞰陈家祠、永庆坊等文化地标;黄埔古港则推出“海上丝绸之路”低空巡游,结合AR技术还原历史场景。



第三章 智慧农业:从“面朝黄土”到“数智化革命”

3.1 极飞科技的“无人农场”实践
在广州黄埔区极飞超级农场,农业无人机4分钟完成6亩水稻播种,效率是人工的50倍。通过AI视觉识别,无人机可自动识别稻飞虱、福寿螺等病虫害,精准喷洒农药,减少30%化学药剂用量。

“我们的用户70%是家庭农场,60岁以上的农户也能轻松操作。”极飞科技公共事务总监钱姝婷介绍,2024年农业无人机售价降至4.8万元,成本回收周期缩短至2-3年。


3.2 技术赋能:从单一作业到全链条升级
广东农业AI实验室推出“丝苗米数字农田”系统,整合气象、土壤、市场数据,为种植提供决策支持。例如,通过预测茂名荔枝霜冻风险,指导果农提前采取防护措施,减少损失超亿元。

“AI不仅改变生产方式,更重构农业价值链。”湛江湾实验室研发的智慧渔业系统,通过监测鱼群饥饿等级优化投喂策略,使深水网箱养殖产量提升25%。


3.3 模式创新:从产品到服务的生态延伸
广州推出“农业无人机+保险+信贷”组合服务,农户可凭作业数据申请低息贷款。例如,清远连山农户通过AI种植模型获得30万元授信,扩大了兰花种植规模。



第四章 政策与产业链:万亿风口的底层支撑

4.1 政策先行:全国首个低空经济立法城市
2024年10月,《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条例(草案)》提交审议,提出建设低空飞行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推动空域资源开放共享。南沙区率先试点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探索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等场景。


4.2 产业集聚:4200家企业领跑全国
广州已形成“三剑客”格局:亿航智能专注载人交通,小鹏汇天主攻个人飞行,广汽集团布局飞行汽车整车制造。2024年,广州低空经济规模达1300亿元,企业数量全国第二,产业链覆盖上游材料、中游制造到下游应用。


4.3 创新生态: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开设航空航天专业,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等机构突破航空动力、复合材料等核心技术。2024年,广州低空经济领域专利授权量超2700件,居全国首位。



第五章 未来挑战与文明跃迁

5.1 技术瓶颈:安全与成本的平衡
尽管飞行汽车事故率仅为0.001次/小时,但极端天气下的可靠性仍需验证。此外,适航认证、充电设施等配套不足可能制约普及。


5.2 社会接受度:从“黑科技”到“日常工具”
广州社情民意调查显示,41%市民担忧低空飞行噪音,38%对算法安全性存疑。需通过试点运营、公众科普逐步消除疑虑。


5.3 文明重构:三维空间的经济革命
当飞行汽车成为通勤工具,当无人机物流覆盖最后一公里,城市空间将迎来“从平面到立体”的范式转变。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40年,全球城市空中交通市场规模将达9万亿美元


结语:在珠江畔重构“天空之城”

从广州塔的无人机灯光秀到南沙的智慧渔场,从大学城的飞行汽车起降到荔枝湾的AI种植,低空经济正在重塑岭南的时空认知。当政策、技术与市场共振,当创新与务实交织,广州正以“敢为天下先”的魄力,书写着人类对三维空间的征服史——这不仅是一场产业革命,更是一场文明进化。正如亿航智能副总裁薛鹏所言:“我们不只是在造飞行器,更是在织就一张连接未来的‘天空之网’。”

【专家点评】
国际低空经济协会主席Timothy Robinson:
“广州的政策创新与产业集聚能力,为全球低空经济提供了‘中国样本’。”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
“从‘飞起来’到‘用起来’,广州正跨越低空经济的‘达尔文海’。”

作者声明:图文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经济新视界,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tt/2285.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

*
*
选择:

联系我们

QQ客服:1069188086

400电话: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