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梁平区:低空经济“乘势高飞” 加快建设“低空之城”

重庆市梁平区:低空经济“乘势高飞” 加快建设“低空之城”(图1)

一、从历史烽烟到未来高地:梁平机场的蝶变之路


重庆东北部的梁平坝子上,一座承载着近百年历史的机场正焕发出新的活力。梁平机场始建于 1928 年,曾是二战时期飞虎队的主战基地,见证了石牌保卫战的空中传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里培养出 “中国航天第一人” 杨利伟等空军精英;2020 年,随着 A1 类通用机场许可证的颁发,这座军民融合机场正式转型为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枢纽。如今,机场跑道上起降的不再是战时战机,而是承载着现代农业、文旅融合与科技创新的通用航空器,书写着从 “军事要塞” 到 “经济引擎” 的时代篇章。


梁平区的低空经济战略布局,源于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与政策机遇。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几何中心,梁平距重庆主城区 180 公里,沪蓉、张南高速在此交汇,渝万高铁穿境而过,形成 “铁公空” 立体交通网络。2024 年,重庆市将梁平确定为 “低空经济先行试验区”,赋予其探索低空产业创新模式的重任。凭借 6000 平方公里的优质空域资源、2300 米主跑道及 50 个停机位的硬件实力,梁平正以 “低空之城” 为目标,构建西部一流的低空经济生态。

二、硬件筑基:打造西南地区低空经济 “超级枢纽”


梁平机场的硬件设施堪称西南地区通用机场的标杆。机场占地面积超 2000 亩,配备甚高频通信、ADS-B 监视系统及三级消防保障,可满足国王 350 等中型飞机的起降需求。更引人注目的是其空域规划:近程空域覆盖渝东北 5 万平方公里,远程空域直达四川达州,形成 “15 分钟飞行圈”,为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等场景提供了天然优势。


在交通接驳方面,梁平通过 “陆空协同” 模式,将机场与渝万高铁、张南高速无缝衔接。旅客从重庆主城区出发,可乘高铁 1 小时直达梁平,再转乘低空飞行器 20 分钟抵达万州,实现 “地面 + 空中” 的高效通勤。这种 “空铁联运” 模式,不仅缩短了时空距离,更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三、产业破局:构建 “3+1” 全链条生态体系


梁平区的低空经济产业已形成 “制造 + 服务 + 应用 + 保障” 的完整闭环。现有 9 家驻场企业涵盖整机制造、飞行培训、无人机研发等领域,其中瑞鹰通航、龙昊通航等龙头企业年飞行量突破 2 万小时,带动就业超千人。2024 年,梁平出台《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激励措施》,设立 10 亿元产业基金,对整机制造项目最高奖补 3000 万元,吸引了大疆、纵横股份等头部企业布局。


1. 航空制造:从零部件到整机的产业升级
梁平聚焦 eVTOL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无人机等领域,建设低空总装制造产业园。2024 年,首架 “重庆造” eVTOL “空中之恋” 在此首飞,标志着西南地区低空装备制造实现零突破。同时,依托本地集成电路、新材料产业基础,梁平正打造飞控系统、氢燃料电池等核心部件供应链。


2. 航空服务:从培训到适航的全周期保障
龙昊通航在此设立西南培训基地,拥有 104 架训练机队,年培训飞行员超 2000 人,占全国通航培训量的 15%。梁平还建成无人机维修实训基地,与重庆交通大学共建空域实验室,推动适航认证、检验检测等服务能力提升。


3. 航空应用:从农田到文旅的场景革命


  • 智慧农业:20 万亩农田实现无人机植保覆盖,农药使用量减少 30%,“无人机 + 区块链” 溯源系统助力农产品出口。
  • 低空旅游:4000 米高空跳伞、“飞阅梁平” 直升机观光、AR 无人机导览等项目,年接待游客近 10 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 2 亿元。
  • 应急物流:开通 “梁平 — 黔江” 短途运输航线,搭载医疗物资实现 1 小时送达,构建 “15 分钟应急响应圈”。

四、场景创新:低空经济融入百姓生活


在梁平,低空经济已从概念落地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 田间地头:植保无人机编队如 “钢铁蜻蜓” 掠过稻田,24 小时完成万亩病虫害防治,效率是人工的 20 倍。
  • 城市上空:eVTOL “空中的士” 穿梭于湿地与竹海之间,游客扫码即可预约 “上帝视角” 的观光体验。
  • 文旅景区:滑石古寨的 AR 无人机表演,将千年巴渝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游客停留时间延长至 4 小时。


2024 年,梁平推出全国首个空域数字底座系统,整合双桂湖、百里竹海等景点,打造 “空中游览 + 地面体验” 的沉浸式文旅产品。数据显示,低空旅游带动周边民宿入住率提升 35%,带动就业超 5000 人。

五、政策护航:描绘 2025 “低空之城” 蓝图


为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梁平区构建了 “五中心七平台” 支撑体系:


  • 五中心:飞行服务中心、适航认证中心、检验检测中心、试验试飞中心、无人系统数据中心。
  • 七平台:山地无人机应用示范基地、低空会展贸易平台、科普研学基地等。


到 2025 年,梁平计划实现低空经济产值突破 100 亿元,建成 50 个起降点,培育 10 家高新技术企业,打造 “四区一枢纽”:


  • 低空制造集聚区:形成年产 500 架 eVTOL 的产能。
  • 低空综合服务区:成为西南地区适航认证与飞行培训中心。
  • 低空应用先行区:无人机配送覆盖 90% 乡镇,应急救援响应时间缩短至 15 分钟。
  • 低空文旅活力区:年接待低空游客 50 万人次,打造国际低空旅游目的地。
  • 区域通航物流枢纽:开通至成都西安的低空货运专线,降低物流成本 40%。

六、结语:从 “山城” 到 “天空之城” 的跨越


当旋翼划破梁平的天际,带来的不仅是交通方式的变革,更是城市发展逻辑的重构。梁平区以低空经济为支点,撬动了产业升级、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的多重效益,为西部内陆城市探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 “梁平样本”。未来,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深化,这座 “低空之城” 或将成为连接西南与全国的 “空中丝绸之路” 新枢纽,在立体交通时代书写属于中国低空经济的传奇。

作者声明:图文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经济新视界,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tt/2258.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

*
*
选择:

联系我们

QQ客服:1069188086

邮件:dikongjingj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