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政策密集推动,企业抢滩新蓝海
近年来,低空经济成为了经济发展领域的一颗新星,备受关注。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今年全国两会上再次被提及,低空经济的地位日益凸显。“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这一表述不仅体现了国家对低空经济的重视,更为其发展指明了方向。
自去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支持低空经济的政策如春雨般密集出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发展低空经济,工业和信息化部等 4 部门印发的《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 (2024—2030 年)》,致力于建设现代化通用航空先进制造业集群。同时,中国民航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分别在机场建设、城市数字化等领域推出相关举措,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 30 个省份也纷纷将发展低空经济写入当地政府工作报告或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探索这片 “天空的边界”。
在这场低空经济的发展浪潮中,广东省一马当先,成为了引领者。过去一年,广东低空经济蓬勃发展,众多成果令人瞩目。全球首条跨海跨城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航线在广东开展验证飞行,广州亿航获颁首张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生产许可证,深圳获批建设国家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等。广东集聚了全国 30% 以上的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正全力打造全球领先的 “天空之城”“天空之湾”,其发展速度和规模令人惊叹。
然而,低空经济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单晓明就聚焦无人机管理难题,呼吁建立全国统一的无人机核心零部件编码体系,通过全生命周期追溯,有效遏制 “非法改装” 和 “黑飞” 行为。同时,全国政协委员徐晋也指出,各地政策不一、空域管理分散,已成为制约低空经济规模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并建议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经济活动密集且多山多水地区,试点开展低空飞行跨区域一体化管理,包括制定统一的地方性法规细则,构建标准化起降和通信导航设施,以及优化航空器适航审定流程等。
面对广阔的商业化前景,众多低空经济企业纷纷抢滩新蓝海。深圳星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该公司研制的全系列 LED 光源航空障碍灯产品通过了中国民航局的认证,并且是国内首家。其国内首创的便携式直升机场目视助航设备及系统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为推进智慧机场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截至 2024 年底,在国内市场,星标科技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 15.43%;在国际市场,其产品已销往韩国、美国、巴西、马来西亚等国家,在国内众多大型机场及重点项目中都有其助航设备的身影。
业内分析认为,随着政策法规、资金、空域开放等方面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2025 年低空企业将加速商业化发展,推动产业链不断完善,低空经济有望保持持续高速增长态势。有机构预测,2025 年我国低空经济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 8591.7 亿元,这片新蓝海正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价值。
低空经济在政策的密集推动下,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虽然面临着一些挑战,但随着问题的逐步解决和产业链的不断完善,相信低空经济将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作者声明:图文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旅行,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tt/2152.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