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热议:低空经济如何从蓝图到实景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一场关于科技创新的讨论聚焦于 “万亿蓝海”—— 低空经济。这一新兴产业自去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便持续升温,如今再次被提及,如何让这片充满潜力的 “万亿蓝海” 从美好的蓝图转变为实实在在的产业实景,成为了代表委员们热烈讨论的核心话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级专家徐晋对低空飞行的优势有着深刻的体会。他指出,低空飞行的灵活、便捷、高效,不仅能革新我们传统的生活方式,还能对现有的交通运输方式进行有效的补充,比如实现跨江、跨海、登山、越岭的直达运输,其潜在价值巨大。

从市场规模来看,低空经济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据中国民用航空局预估,2025 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 1.5 万亿元,到 2035 年更有望达到 3.5 万亿元。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专职总师单晓明对低空经济有着精准的定义,她认为低空经济是以各类有人及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核心,推动相关领域综合发展的经济模式,关键在于航空器与多种产业的深度融合。通过调研分析,单晓明发现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已广泛覆盖物流运输、应急救援、旅游观光、城市交通等 10 余个领域,其中无人物流等场景很可能率先实现规模化应用,这无疑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动力系统的突破是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单晓明以汽车的类型作类比,将航空动力系统划分为燃油发动机、混合动力系统和纯电动力系统。目前燃油发动机仍是主力,国产涡轴、涡桨发动机实现了系列化发展;混合动力系统可满足长航程需求,兆瓦级技术已实现地面性能达标,相关产品预计将快速推向市场;纯电动力具有绿色低碳的显著优势,轻量化、高安全性的航空电机、电控和航空电池产品也在紧锣密鼓地研制验证过程中。单晓明预测,未来混动与纯电系统将长期共存,分别在城际货运和末端物流等不同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电推进将系统性地重塑低空经济生态。

政策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从国家层面来看,《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 “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成立低空经济发展司,中国民航局成立促进低空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这些举措从政策和组织上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地方层面同样积极行动,多个省(区、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明确的政策规划,促进产业集聚、拓宽应用场景、营造产业生态并加速基础设施建设。例如湖南省在 2024 年印发相关政策措施并成立低空经济集团,致力于打造国家低空经济发展的示范省份;安徽合肥也在积极推进 UAM 试点城市建设。

两会热议:低空经济如何从蓝图到实景(图1)

然而,要实现低空经济从蓝图到实景的转变,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全国人大代表,中电博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成伟强调,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的背后,安全风险不容小觑。当前低空安全面临着城市复杂环境探测难、“黑飞” 监管溯源难、防护体系弹性不足、协同管理机制缺位等问题。随着飞行密度的增加,安全风险将进一步激增,在产业培育阶段必须高度重视,需要政府部门与行业各界共同努力加以解决。张成伟建议尽快出台低空安全标准体系,设立重大专项支持关键技术攻关,并在基础条件较好的城市设立低空安全应用示范项目,形成可推广的样板标杆。

单晓明则关注无人机管理难题,呼吁建立全国统一的无人机核心零部件编码体系,通过全生命周期追溯来有效遏制 “非法改装” 和 “黑飞” 行为。徐晋指出,各地政策不一、空域管理分散也严重制约了低空经济的规模化发展,地方政府各自为政导致市场准入标准混乱,空域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跨区域飞行审批流程复杂。他建议在经济活动密集且多山多水的地区,如长三角、大湾区、成渝等地,试点开展低空飞行跨区域一体化管理,制定统一的地方性法规细则,构建标准化设施并优化适航审定流程。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公安司法鉴定中心主任吴微微也提出,低空经济面临空域划设不够精细、低空数据共享不够充分、低空安全监管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问题,建议细化城市空间和空域分类,建立协同平台,加强审批流程标准化并有序开放低空数据。

“安全是基石,开放是路径。” 正如张成伟所说,只有完善标准体系、深化区域协同并突破技术瓶颈,低空经济才有望成为经济增长的 “新引擎”。这场关于 “天空” 的变革,在政策、技术与市场的共振之下,正加速从蓝图走向现实,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声明:图文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旅行,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tt/2086.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

*
*
选择: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dikongjingj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