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新蓝海:未来五年,如何从 “起飞” 到 “翱翔”?


2025 年全国两会再次聚焦低空经济,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 “推动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作为万亿级 “新质生产力”,低空经济正从政策试点迈向规模化发展的关键阶段。未来五年,这片 “蓝天” 将如何书写新图景?


一、顶层设计:政策护航,构建 “国家一盘棋” 格局


2025 年被视为低空经济 “深化推进之年”。全国人大代表楼向平建议,加速出台《国家低空经济发展规划》,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 6 大 eVTOL 试点城市为核心,打造国家级低空经济试验区。通过 “政策协同 + 区域示范”,推动空域管理、基础设施、产业链布局的全域协调,为全国提供可复制的发展样本。
政策动向


  • 民用航空法修订草案明确空域保障需求,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立法支撑。
  • 多地已出台地方性法规(如广州绍兴),细化飞行审批、安全标准等监管规则。
  • 海南拟推出 18 条举措,涵盖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打造低空经济发展高地。


二、基建先行:织密 “四网”,打通 “起飞最后一公里”


低空经济要 “飞得稳”,基础设施是根基。


  • 设施网:布局通用机场、起降枢纽、充换电站,未来五年或建成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的 “15 分钟飞行圈”。案例重庆永川区大安通航机场试验基地投用,开启低空空域实时转换技术验证;浙江嘉兴平湖计划打造 “长三角低空智造产业集聚区”。
  • 空联网:依托 5G-A 通感一体技术,构建 “空天地” 融合通信网络,实现飞行器精准导航与实时监管。突破:中国移动联合研发的低空智联体系,已在长三角试点城市实现无人机高密度飞行调度。
  • 航路网:优化低空空域结构,试点 “白名单审批”“飞行报备制”,释放空域资源活力。数据:2025 年全国低空空域利用率较 2024 年提升 30%,重点城市实现 600 米以下空域动态开放。
  • 服务网:搭建国家级低空运营监管平台,推动数据互通与跨部门协同。进展:湖北交投发布 “路网低空智能管控一体化平台”,整合交通、气象、应急等多源数据。


专家观点: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塔董事长张志勇强调,需强化共享集约建设,利用现有通信基站资源,融合部署低空感知设施,降低基建成本。


三、技术破局:突破 “卡脖子”,培育产业 “双引擎”


当前,低空经济面临动力存储(如氢能源应用)、智能化管控两大技术瓶颈。


  • 核心技术攻关:聚焦飞控系统、主控芯片、氢能电池等领域,推动产学研用深度合作。成果:我国自主研制的电动载人飞艇 AS700D 完成首飞,时速 80 公里,可载客 10 人;低空行业大模型 “紫东长空” 实现多模态智能决策。
  • 场景创新:加速 “低空 + 物流”“低空 + 应急救援”“低空 + 智慧城市” 等场景落地。案例:青岛西海岸新区开通海岛低空物流航线,10 分钟完成跨海运输;上海浦东启动城际 “空中飞的”,苏州至浦东仅需 40 分钟。
  • 人才储备:鼓励高校开设低空经济专业,完善职业培训体系。规划:2025 年起,多所 “双一流” 高校增设无人机系统工程、低空交通管理等学科,预计 2030 年人才缺口从 50 万降至 10 万。


四、法规完善:筑牢 “安全翼”,护航产业健康发展


低空经济涉及军、民、商多领域,亟需健全法规体系。


  • 监管升级:建立 “法治化深耕” 机制,重点规范飞行审批、安全标准、数据隐私保护等,同时建立动态评估机制,避免 “一放就乱、一管就死”。试点:绍兴市出台《低空飞行服务保障办法》,明确飞行计划申报、空域协调等流程。
  • 适航认证:针对 eVTOL、载人飞艇等新型飞行器,制定专用适航标准。进展:国内企业已获首张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型号合格证,商业化运营进入倒计时。


五、市场展望:万亿蓝海,未来生活触手可及


据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 年低空经济规模将突破 1.5 万亿元,2035 年有望达 3.5 万亿元。从物流配送、医疗急救到文旅观光,低空应用将深度融入日常生活:


  • 2025-2027 年:完成基础设施布局,试点城市实现 “1 小时城际通勤圈”。投资热:2025 年 2 月,多地成立低空经济产业公司,注册资本超 10 亿元。
  • 2028-2030 年:eVTOL 大规模商用,“打飞的” 成一线城市常态。案例:长三角拟开通 “沪苏浙皖” 低空交通走廊,覆盖 2000 万人口。
  • 2030 年后:低空经济与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深度融合,形成 “天空经济走廊”。技术融合:低空大模型赋能智慧城市管理,实现飞行器与交通、能源系统的协同优化。



低空经济的 “起飞”,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城市治理、产业协同的全面升级。从政策引领到市场驱动,从基建 “硬支撑” 到法规 “软实力”,未来五年,这片 “新蓝海” 或将重塑中国经济地理版图。让我们共同期待,在法治、创新与开放的护航下,低空经济飞得更高、更远!

作者声明:图文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青岛低空经济展,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tt/2047.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

*
*
选择:

联系我们

QQ客服:1069188086

400电话: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