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河南低空经济,乘东风,逐低空新赛道
在时代发展的澎湃浪潮中,低空经济已然成为一颗闪耀的新星,备受瞩目。3 月 5 日,低空经济再度荣耀登上政府工作报告的舞台,用词从 2024 年的 “先导区创建” 华丽转身为 2025 年的 “大规模应用示范”,这一细微却意义深远的变化,仿佛吹响了低空产业从 “讲故事” 迈向 “交答卷” 的冲锋号,也为河南低空经济的腾飞带来了绝佳机遇。
回首过往,河南早已在低空经济领域默默耕耘,精心布局。郑州、安阳等地宛如两颗璀璨的明珠,率先发力,构建起颇具规模的低空产业基础。郑州的上街区,一心聚焦 “通用航空之都” 建设,全力以赴完善要素保障,志在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打造成为河南省通用机场网络主枢纽,为低空飞行器的起降、停靠提供坚实支撑;惠济区则精心打造谷翼(河南)低空经济产业园一期,以无人机产业链为核心,瞄准未来,致力于建成河南制造工业无人机产业基地,推动无人机产业集群发展。
不仅如此,国资力量强势进场,为低空基建注入强大动力。郑州航空港科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勇挑重担,成立郑州航空港问天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低空产业配套平台公司,助力产业腾飞。2024 年 10 月,郑州航空港区携手豫信电科及其下属信产基金,与郑州航空港科创投资集团强强联合,共同成立豫信空天(河南)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总规模达 2 亿元,为低空经济企业提供资金 “活水”,滋养产业茁壮成长。
而安阳,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城,在低空经济新赛道上同样奋力疾驰。凭借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安阳已吸引涉航企业超 100 家,它们紧密相依,形成低空经济 “链群雁阵”,向着新兴的 “空中之城” 振翅蓄能。安阳深耕低空制造领域,将其与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深度融合,碰撞出创新的火花。同时,依托省级蓝天实验室搭建起科技研发体系,为无人机在应急救援、观光旅游、物流运输等多元领域的应用提供智慧锦囊,破解发展难题。
2025 年,低空经济发展风口正劲,河南各地市更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他们深知,要想在低空赛道上脱颖而出,必须向先进地区借力。
一方面,在区域合作上积极探索。上海时的科技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兼 CMO 蒋俊洞察到,长三角地区虽低空产业生态成熟,但空域资源紧张,而安阳坐拥 3000 米以下、4420 平方公里的自有飞行空域,两者恰可互补。双方携手开发低空旅游线路与产品,将长三角客源与安阳航空运动资源巧妙结合,有望打造出独具特色的低空旅游品牌,为两地低空经济注入新活力。此前,河南省人民政府驻广州办事处也在深圳举办政企对接会,安阳蓝天实验室与深圳东部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协会成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整合科研力量与产业资源,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为河南低空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另一方面,在低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对标追赶。上海规划到 2027 年联合长三角城市建设全国首批低空省际通航城市,打造全国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引领区;广东省也出台政策支持广州、深圳、珠海建设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筑起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高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机研究院博士生导师黄大庆指出,河南发展低空经济,同样需要 5G 通信网络、飞行服务中心、应用场景、技术人才等软硬件基础设施同步建设,筑牢发展根基。
当下,河南正以昂扬姿态融入全国低空经济热潮。郑州、安阳等地政府部门频繁奔赴长三角、大湾区举办推介会,郑州航空港区驻深圳联络处也积极举办低空经济主题对接会,各地市低空企业踊跃参加低空产业大会,将先进地区的经验 “引进来”,赋能自身壮大低空产业实力。
展望未来,河南低空经济搭乘政策东风,凭借自身坚实基础与向外借力的智慧,必将在低空新赛道上纵横驰骋,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向着大规模应用落地的目标奋勇前行,让低空经济成为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作者声明:图文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旅行,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tt/1996.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