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谋划低空“空中高速路”:210万通信铁塔升级,构建立体交通网
在济南郊区一座数十米高的通信铁塔上,结束任务的无人机稳稳落在塔身“停机坪”上,自动完成充电和数据传输——这不再是科幻场景,而是中国铁塔为无人机打造的“空中家园”真实写照。
昔日通信铁塔,今日低空枢纽。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低空经济被明确列为重点培育领域。

01 资源复用:从“通信塔”到“数字塔”的华丽转身
中国铁塔拥有210万座站址资源,这些遍布全国的通信铁塔正被升级为“数字塔”,成为低空经济的关键基础设施。
这些铁塔具备30-60米的挂载高度优势,拥有7×24小时不间断电力供应和稳定网络支撑。经过巧妙改造,铁塔机房顶、塔身、起降亭等设施被赋予新功能:塔身加装“停机坪”供无人机自主起降;机房内通过伸缩机架实现无人机自动收纳与出勤。
这种“资源复用+快速部署”模式,让零散基站串联成网,形成覆盖城乡的自动化无人机网络,大幅拓展了无人机作业范围。
02 智能管控:构建低空飞行的“智慧大脑”
单一无人机虽然灵活,但续航里程有限。中国铁塔的答案是“空天塔地一体联动”:以卫星为“空”、低空无人机为“天”、铁塔高点监控为“塔”、低点视频监控及传感设备为“地”,构建全域感知体系。
中国铁塔自研的无人机及中高点视频融合大模型——“经纬大模型”,成为低空服务的“智慧大脑”。
依托该大模型,中国铁塔开发了视联平台和AIoT平台,整合了380多种设备的2000余类数据。从低空雷达的目标轨迹,到ADS-B的航空器信息,再到气象监测数据,通过空间治理大模型、铁塔智能体等算法深度分析,实现全时域、全空域的态势感知。
03 场景落地:从城市治理到应急救援
在济南,中国铁塔构建的低空服务网络已渗透到生产生活多方面。在校园周边,无人机搭载喊话器、指示灯巡航,为上下学高峰期实时疏导交通。
在农业领域,无人机病虫害监测、作物长势分析覆盖多个区县,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
应急救援方面,在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国家公园等重点生态保护区,通过低空监测模式,解决对重点区域大尺度远距离巡护监测难点。
天津铁塔则发布了自研“空天地塔”低空智联网解决方案,构建6套子系统,打造1套低空安全态势感知及监管平台。
中国铁塔已建成全国最大政务应用实时远程调度无人机网。从长三角核心区首条低空交通环线到合肥市低空物流专项试点,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正加速落地。
作者声明:内容Ai创作,请仔细甄别,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开拓者,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jinan/4631.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