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的“赣北速度”与产业突围战
18.7亿产业集聚:低空经济生态链初现锋芒
3月28日,江西共青城迎来历史性时刻——中航国际低空经济一体化生态、遥感空间信息大数据平台等10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达18.7亿元。这批涵盖无人机研发制造、检验检测、飞行培训、智能网联等全链条的项目落地,标志着这座赣北小城已构建起"研发-生产-应用-服务"的低空经济闭环生态。更令人瞩目的是,全球首条碳纤维无人机骨架智能生产线同日投产,其产品强度较传统材料提升3倍,重量减轻40%,成为破解飞行器"轻量化"难题的关键突破。
速度奇迹:3个月改写新材料产业格局
江西瑞奇碳纤维公司的投产故事,堪称政企协作的典范。这家投资5亿元的企业,从签约到量产仅用98天,创下碳纤维领域建厂速度纪录。"选择共青城,是因为这里具备航空级产业配套。"企业负责人指着生产线解释,预浸料车间与5公里外的无人机总装厂形成"半小时供应链",物流成本降低60%。这种"拎包入驻"的便利,得益于当地超前建设的4.1平方公里低空经济产业园——这里不仅拥有A1类通用机场,更布局了航空器检测中心、水上飞机码头等23个专项设施。
基建突围:20亿铸就空天产业新基座
• 空域改革:作为国家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率先实现300米以下空域智能划设
• 场景创新:航空主题乐园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开辟低空文旅新赛道
• 平台构建:全省首个低空经济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一屏统管"
累计投入的20亿元基建资金,正在转化为产业吸引力——无人机生产制造中心一期刚竣工,已有7家配套企业排队入驻。正在建设的航空器检验检测中心,将填补华中地区适航认证空白。
政策引擎:"向天再造"的战略雄心
翻开《"向天再造共青城"实施意见》,可见这座城市的空天蓝图:
• 三年攻坚:2026年形成千亿级低空产业集群
• 人才战略:与北航共建航空工程师学院,年输送专业人才500名
• 金融创新:设立30亿元产业基金,重点扶持eVTOL、氢动力飞行器
政策红利正在释放:全省首个低空经济专项债15亿元成功发行,水上飞机码头等项目获国开行超长期贷款支持。
当首架搭载碳纤维骨架的物流无人机从共青城通用机场升空,当航空主题乐园的观光直升机掠过鄱阳湖湿地,这座曾以羽绒服闻名的小城,正以"赣北速度"改写中国低空经济版图。在这里,政务服务的高效与产业生态的完善形成化学反应,政策的前瞻性与基建的完备性构筑起竞争壁垒。共青城的实践揭示:在空天产业的新赛道上,超前布局与执行魄力,才是打开万亿市场的终极密钥。
作者声明:内容AI创作,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瞭望塔,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jiangxi/2397.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