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田到云端:河南低空经济产业规模扩大

一、从“地上”到“空中”:中原打开新空间

“以前谈河南,想到的是铁路、公路,如今我们要让‘低空’成为第三张交通名片。”河南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根据《促进全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到2027年,河南将建成20个左右通用机场、500亿元产业规模、60家规上企业、200万小时无人机飞行时长,形成全国重要的低空经济发展高地。数据背后,是一幅幅正在发生的真实场景:

  • 无人机外卖:郑州管城区“万物可联空中超市”开通3条航线,5公里内15分钟送达,单架无人机每天最多可飞30架次,让“从天而降”的快递成为年轻人新常态。
  • 低空旅游:安阳林虑山滑翔基地,游客坐上动力滑翔伞,俯瞰红旗渠与太行云海,2025年上半年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1.9%,一条“空中看殷墟”航线常常提前3天售罄。
  • 智慧农业:南阳宛城区3万亩高标准农田,植保无人机按预设航线自主作业,1小时完成600亩喷洒,作业效率是人工的60倍,农药减量15%,农户亩均节本增效180元。

“低空+物流”“低空+文旅”“低空+农业”……当数据成为新型“燃料”,中原的物理空间被一次次“折叠”,传统产业的边界被不断重写。

从农田到云端:河南低空经济产业规模扩大(图1)

二、数据“燃料”如何点燃低空引擎?

“没有数据链,低空经济飞不高、飞不稳。”河南移动郑州分公司低空项目主管韩飞说。为了让无人机既“看得见”又“算得准”,河南移动联合郑航、613所、顺丰共建“5G-A通感一体”网络,织就三张“天网”:

  1. 通信网:5G-A基站实现空域300米下信号无缝覆盖,端到端时延低于20毫秒,可支持千架无人机同时在线。
  2. 导航网:北斗+RTK差分定位,水平误差小于2厘米,让无人机在楼宇间“穿针引线”。
  3. 感知网:基站内置微型雷达,实时探测空域目标,与民航、公安、应急数据互通,2秒内识别“黑飞”并自动驱离。

数据的价值不止于“连”,更在于“算”。国家超算郑州中心每日处理超50TB空域感知数据,通过AI算法预测航路拥堵,为无人机动态规划最优航线,使平均配送时长再缩短18%。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则把跨境数据也“算”进来:2024年,保税仓库里1万吨货物通过无人机直飞德国汉堡、日本东京,外贸额达120亿元,占全国低空外贸15%。

三、从脱贫县到“空中枢纽”:鲁山样本的启示

“过去我们靠香菇脱贫,如今要靠飞机起飞。”鲁山县发改委主任感慨。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2025年摇身一变成为河南低空经济“第三极”。

  • 基础设施:昭平台水库旁的鲁山机场完成扩建,沙河南岸航空经济区新修无人机起降点48个,5G基站覆盖率达98%。
  • 产业闭环:依托尧山景区,开通“空中看中原”低空旅游航线,日最高客流2000人;无人机冷链把新鲜香菇20分钟运到漯河高铁货运站,单价提升30%。
  • 数据中枢:县级低空数据运营中心接入省级平台,实时监测风速、空域、客流,为航线审批提供“秒批”服务,企业开办时间从15天压缩到3天。

2024年,鲁山低空经济产业园引进企业42家,总产值突破60亿元,带动本地就业1.2万人,其中60%为返乡青年。一条“低空+乡村振兴”的新赛道,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四、普通人如何共享“低空红利”?

  • 时间红利:郑州上班族李小姐每天7:30在手机下单咖啡,无人机7:43准时飞到公司露台,“比下楼排队至少省10分钟,一月能多睡5小时。”
  • 收入红利:安阳北关区无人机飞手王磊考取执照后,入驻农业服务平台,旺季每天植保作业800亩,月入2万元,是过去打工收入的3倍。
  • 创业红利:90后小伙刘洋在开封清明上河园外做“空中跟拍”,无人机搭载AR眼镜,游客实时俯瞰景区,开业3个月回本,现在旺季日接200单。

数据与低空融合带来的不仅是产业报表上的数字,更是千家万户的“小确幸”。

五、挑战与展望:让“风口”变“长效”

河南低空经济学院执行院长提醒:“低空空域改革、适航认证、人才缺口仍是三大瓶颈。”

  • 空域端:省级空域“一张图”尚未完全落地,跨市无人机货运需多次报批,未来需依托国家“三区”划设改革,实现“一次申报、全域通用”。
  • 标准端:无人机载货适航、数据安全、事故责任认定等细则缺位,建议加快地方立法,建立“河南标准”,为全国提供样板。
  • 人才端:全省持证飞手不足1万人,缺口超5万。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已开设“低空经济”微专业,计划3年培养5000名复合型人才;安阳无人机产业园与京东、顺丰共建“订单班”,毕业即就业,年薪10万元起步。

“当数据成为新石油,低空就是新航道。”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河南将聚焦“三化”:

  1. 数字化:2026年前建成省级低空大数据交易中心,空域、气象、物流、文旅数据“应汇尽汇”,探索数据资产入股、质押融资。
  2. 规模化:2027年低空经济核心产业规模突破800亿元,带动超3000亿元关联产值,形成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3. 国际化:依托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开通更多跨境无人机货运航线,打造全球低空经济“河南方案”。

结语

从黄河岸边的5G-A基站,到太行山麓的滑翔伞;从田间地头植保无人机的嗡鸣,到城市楼顶从天而降的咖啡香……数据与低空,这对看似遥远的组合,正在中原大地书写热气腾腾的篇章。它们不仅重塑着河南的产业版图,更深刻改变着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节奏与人生轨迹。

作者声明:图文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请仔细甄别,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经济新视界,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henan/4138.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

*
*
选择:

联系我们

QQ客服:1069188086

400电话: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