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黄埔启动综保区低空运输智能通关
近日,全国首个综合保税区低空运输智能通关模式在广州市黄埔区正式启动。这标志着黄埔综保区在低空物流领域取得了关键性突破,为低空经济的商业化应用注入了强大动能。
创新监管模式,提升通关效率
在黄埔海关低空物流管控平台的全程定位监控下,一架装载着保税货物的无人机,从黄埔综保区外的一家加工贸易企业起飞,仅用30分钟便完成从区外企业至区内的货物运输及通关全流程。该平台可对备案无人机从起飞到降落的全程进行精准定位,自动采集无人机通关数据,并与综保区管理、保税监管等系统数据对接,从而实现自动验放无人机进出区、自动对碰风险布控信息。同时,该平台还具备物流轨迹监控、风险预警提示、业务数据统计等功能。这种全流程智能监管模式,不仅提高了通关效率,还确保了货物运输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降低物流成本,助力企业发展
相较于传统货车运输,无人机运输货物进出黄埔综保区,预计平均可为企业节省物流时间50%,压缩运输成本10%。这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利好消息。企业可以选择将价值高、体积小、时效要求高的保税货物通过无人机运输进出黄埔综保区。这种高效的物流方式,能够帮助企业更快地响应市场需求,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探索低空经济,拓展商业应用
低空运输智能通关模式的启动,是黄埔综保区在低空物流监管领域的又一重要探索。2024年4月24日,黄埔综保区实现了跨境电商进口商品无人机配送首飞,海关对无人机从区内运货至区外进行“单向出区”监管。而本次改革,海关进一步打通了无人机运输“进区”监管链条,对无人机“运货进区、区内停留、复运出区”实现全流程智能监管,填补了低空物流双向监管的空白。这为低空经济的商业化、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未来展望
广州开发区低空产业发展公司董事长赵杨娟表示,低空经济商业化、规模化发展是必然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低空运输智能通关模式有望在更多地区推广和应用。这将为我国的物流行业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广州黄埔启动综保区低空运输智能通关模式,是科技创新与物流行业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这一模式的启动,不仅提升了通关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还为低空经济的商业化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我们期待这一模式在未来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图片来源网络,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经济新视界,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guangzhou/2967.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