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论坛丨聚焦低空经济人才创新,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暨低空经济产学研融合与人才创新论坛成功举办


7月26日,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低空经济产学研融合与人才创新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由Aopa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主办,紧扣低空经济发展需求,汇聚学界、业界权威力量,围绕人才培养、产教融合、产业趋势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根基。
上午10时,论坛正式启幕。AOPA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副秘书长郭阳发表开幕致辞,在阐释产教融合对低空经济安全发展关键支撑作用的同时,带大家回溯先进空中交通(AAM)由来,呼吁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生态,为产业发展筑牢安全基石,以创新实践助力可持续发展愿景落地。 随后,上海同济大学航空与力学学院飞行器工程研究所所长沈海军,聚焦《突破低空经济人才培养的瓶颈》,剖析当前人才供给短板,提出设计低空跨学科培养、强实践导向以及加快制定低空人才的培养标准的方针。 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与感知学院王红雨副教授,则围绕《光纤制导无人机及其反制技术》,深入展示无人机反制技术与无人化发展趋势,解析如何通过技术革新应对低空安全挑战,为专业人才知识体系构建与前沿技术教学指明方向。 上海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市政工程学院院长凌敏,详细介绍了学院聚焦无人机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从必要性、可行性、发展性三个维度,系统阐释高校设立无人机专业的核心逻辑。 校企签约启新篇 11时30分,产学研融合校企合作签约启动,上海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与上海益飞奥派科技有限公司携手,就低空经济人才联合培养、技术协同攻关等达成合作,标志着低空经济产教融合从理念迈向实质落地,为产业输送“定制化”人才。 签约仪式顺利完成后,上海益飞奥派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严冬青,和大家分享了企业如何参与人才培养的实践,从企业、学会、院校三个层面出发,阐述如何培养创新型、融合性、应用型人才。 上海市无人机产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栾家霖,则解读了《无人机产学研与就业趋势》,从产业需求端剖析人才适配方向以及如何正确培养无人机专业飞行员。 上海市教育评估协会刘妍秘书长、上海歆云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姜哲等嘉宾,分别围绕《职业教育赋能低空经济》《无人机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展开分享,建议推动校企共建实践平台,从政策引导、技术迭代视角,为低空经济人才培养提供多元思路。 上海信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鑫、上海浩界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孟吉,也结合《无人机智能化巡检及人才应用》《拥抱新机遇 开拓新蓝海》主题,分享了不同的技术场景与人才需求的协同逻辑。 闭幕展望新征程 论坛尾声,上海行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航宇科学创始人庄壮先生作闭幕致辞,总结产学研融合成果,展望低空经济人才发展前景,呼吁持续深化协同,积极为产业发展培育高质量“源头活水”。 下午13时,参会嘉宾前往博览会重点展位观摩交流。在低空经济装备、技术展区,企业与院校代表互动热烈,围绕技术转化、人才实习就业等洽谈合作,为产学研融合拓展实践场景。 此次论坛以“人才”为纽带,打通学界、业界协作通道,从理念研讨到实践落地,为低空经济产学研融合写下生动注脚。随着人才培养体系持续完善,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的“人才引擎”将持续轰鸣,助力我国低空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高度。
来源:低空博览
发布者:低空经济网,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expo/3741.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