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获批国家低空经济试点

一、从“地面堵车”到“空中通勤”:低空经济正走进现实

2025年9月,粤港澳大湾区正式获批成为国家低空经济综合改革试点区域。这意味着,未来三年,深圳、东莞、珠海、香港四城将联手打通“空中通道”,在空域管理、基础设施、数据流通等关键环节率先破冰,打造全国低空经济的“样板间”。什么是“低空经济”?简单来说,就是在1000米以下空域开展的各类飞行活动及其衍生产业。从无人机送货、空中巡查,到未来的“空中出租车”“跨海飞行通勤”,都属于这一范畴。而这一次,大湾区不再是“试点旁观者”,而是国家授权的“改革先行者”。

粤港澳大湾区获批国家低空经济试点(图1)


二、为什么是这四城?深圳产值占全国一半,香港珠海东莞各有“杀手锏”

1. 深圳:全球“无人机之都”,产业规模破900亿

深圳不仅拥有大疆、美团、道通等无人机龙头企业,还形成了从芯片、传感器到整机制造、软件系统的完整产业链。2024年,深圳无人机产值突破900亿元,占全国比重超50%,消费级无人机更占据全球70%市场份额。不仅如此,深圳已开通207条无人机航线,建成249个起降点,并发布了全国首个低空经济立法——《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2025年,深圳还将建成1200个以上低空起降点,实现每日1万架次飞行保障能力。

2. 东莞:制造底座坚实,打造“无人机配套之都”

作为全球制造业重镇,东莞在低空经济中扮演着“隐形冠军”角色。无论是碳纤维机身、精密电机,还是飞控系统、传感器,东莞企业都能“一站式”供应。2025年,东莞松山湖已集聚超120家低空经济上下游企业,成为深圳产业链的重要“后花园”。

3. 珠海:航展之都+通航基地,低空旅游与载人飞行先行

珠海拥有全国最早的通用航空产业基地之一,依托中国航展品牌效应,已吸引中航通飞、亿航智能等企业落地。2025年,珠海率先开通珠海—深圳—澳门低空旅游航线,并计划建设低空飞行体验中心,打造“空中港珠澳大桥”新名片。

4. 香港:制度创新+跨境场景,探索“监管沙盒”与“空中物流走廊”

香港特区政府2025年成立**“低空经济发展工作组”,推出“监管沙盒”机制,允许企业在限定区域和条件下测试超视距飞行、空中物流等场景。目前,香港已与深圳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建跨境低空物流通道**,未来有望实现“无人机送港货”“空中急救”等跨境服务。


三、协同改革怎么改?空域、基建、数据三箭齐发

1. 空域改革:从“审批5天”到“提前2小时报备即飞”

过去,低空飞行审批流程繁琐,往往需提前5天申请。如今,在深圳试点区域,非管制空域飞行只需提前2小时报备,紧急飞行可“即报即批”。2025年,深圳还将开放75%以上适飞空域,并探索600米以下空域授权地方政府管理。

2. 基建互联:四城共建“空中一张网”

根据《深圳市低空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方案(2024-2026年)》,到2026年,深圳将建成1200个以上起降点,并推动与东莞、珠海、香港的起降网络互联互通。这意味着,未来从深圳南山起飞,20分钟内可抵达珠海横琴,或香港元朗,真正实现“空中通勤”。

3. 数据要素流通:打造“低空大脑”与跨境数据通道

低空经济不仅是飞行器,更是数据驱动的智能系统。深圳已上线全国首个市域级智能融合低空系统(SILAS),可实时处理空域划设、航线规划、飞行审批等任务,被称为“低空大脑”。同时,大湾区还在探索数据跨境流动机制,未来香港企业的飞行数据可与深圳空管系统实时共享,实现跨境低空交通一体化调度。


四、生活将如何改变?从外卖到急救,从旅游到上班

1. 外卖从天而降:无人机送餐将成日常

在深圳南山、龙岗等地,美团无人机已开通20余条外卖航线,用户下单后,10分钟内无人机即可将餐食送达社区空投柜。2026年,这类服务将覆盖大湾区核心城区,东莞、珠海也将引入无人机配送网络。

2. 空中通勤不是梦:深圳—珠海20分钟“飞的”

2025年2月,峰飞航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完成深圳至珠海跨海飞行,将原本2小时车程缩短至20分钟。未来三年,这类“空中出租车”将在大湾区常态化运营,预计每日飞行超3万架。

3. 空中救援:15分钟医疗急救圈

深圳已启动**“15分钟航空应急救援圈”建设,无人机可用于急救药品投送、血液运输、灾害巡检等场。未来,香港、东莞、珠海也将接入该体系,实现大湾区应急空中联动**。

4. 空中旅游:俯瞰港珠澳大桥、维多利亚港

珠海已开通低空观光航线,游客可乘坐eVTOL俯瞰港珠澳大桥、横琴金融岛等地标。香港也在研究维港空中游览项目,未来或将推出“空中看湾区”旅游套餐。


五、挑战与展望:飞得起来,更要管得住

尽管前景广阔,但低空经济仍面临空域安全、隐私保护、跨境监管等挑战。例如:

  • 如何防止“黑飞”?深圳已试点无人机实名制+电子围栏机制;
  • 如何保障隐私?SILAS系统可对飞行轨迹进行脱敏处理;
  • 如何跨境监管?粤港澳三地正探索统一的低空飞行标准与应急响应机制。

正如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负责人所说:“低空经济不是简单的飞起来,而是要让空域可计算、可调度、可治理。”

作者声明:图文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请仔细甄别,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经济新视界,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dt/4245.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

*
*
选择:

联系我们

QQ客服:1069188086

400电话: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