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工到智能:无人机如何激活黔西南册亨草药产业新动能

无人机掠过黔西南州册亨县双江镇的青山翠谷,一场传统农业的 “空中革命” 正在上演。这些灵动的 “空中精灵”,正以科技之力破解山区农业发展难题,为当地 2 万亩中草药产业装上 “智能引擎”。

从人工到智能:无人机如何激活黔西南册亨草药产业新动能(图1)

飞防作业显身手,降本增效立竿见影
在平华村艾纳香种植基地,随着无人机螺旋桨的嗡鸣声响起,一场高效的飞防作业拉开帷幕。载满药液的无人机沿着预设航线穿梭于田间,细密的药剂均匀洒落,瞬间覆盖大片翠绿植株。“以前 300 多亩地打药,雇人得忙活好几天,成本还高。现在无人机两三个小时就搞定!” 双江村村民杨光林掰着指头算起经济账,眼中满是惊喜。
相较于传统人工劳作,无人机展现出强大优势。贵州木金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洋介绍,单架无人机可载重 150 斤药液,半分钟就能完成一亩地的喷洒,效率是人工的数十倍。不仅如此,精准喷洒还能让农药利用率提升近三成,同时避免了人工接触药剂的安全风险。
全链服务破难题,科技赋能产业升级
在双江镇,特色中草药种植是支柱产业,50 余种中药材种植面积达 2 万亩,惠及 1600 余户农户。然而,崎岖的山地地形却成为产业发展的 “绊脚石”—— 人工管护成本高,陡峭地块作业难,制约着产业升级步伐。
如今,无人机的应用让难题迎刃而解。除了高效的打药、施肥作业,加装吊运支架后,无人机还能在采收季承担运输任务,从种植管护到产后物流,提供全链条服务。曾经 “人难进、活难干” 的困境,在科技力量的加持下逐渐消散。
低空经济助振兴,山间产业飞向未来
从 “靠天吃饭” 到 “科技赋能”,从 “人力为主” 到 “智能协同”,双江镇以低空经济为突破口,撬动了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在无人机的助力下,2 万亩中草药基地奏响了科技助农的新乐章,承载着 1600 余户种植户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这一双 “科技翅膀”,正带着山间的特色产业飞向更广阔的市场,为乡村振兴注入 “飞” 一般的强劲动能。在科技的引领下,双江镇的农业发展,正向着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展翅翱翔。

作者声明:内容AI创作,请仔细甄别,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瞭望塔,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tt/3873.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

*
*
选择:

联系我们

QQ客服:1069188086

400电话: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