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新纪元:中国'飞行汽车'量产在即,2026年将迎爆发期

全球低空经济正迎来历史性转折点。随着中国多家企业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产品陆续进入适航取证阶段,2026年有望成为中国"飞行汽车"商业化元年,开启万亿级市场新蓝海。

低空经济新纪元:中国'飞行汽车'量产在即,2026年将迎爆发期(图1)

量产倒计时:中国eVTOL企业领跑全球
7月16日,时的科技与阿联酋企业签署10亿美元订单,350架E20 eVTOL将用于中东地区低空旅游和城市交通。这款中国自主研发的"空中出租车"采用倾转旋翼设计,航程200公里,噪音仅70分贝,其碳纤维机身和半固态电池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更令人振奋的是,小鹏汇天全球首个飞行汽车量产工厂已封顶,计划2026年交付"陆地航母"分体式飞行汽车;峰飞航空V2000CG凯瑞鸥成为全球首架获"适航三证"的吨级以上eVTOL;中国一汽、奇瑞等车企也纷纷推出飞行汽车产品。业内专家预测,2026年中国将迎来eVTOL量产交付高峰。

技术突破:中国方案破解行业痛点
中国企业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多项突破:时的科技研发的eVTOL专用半固态电池,15分钟可充电80%;千机科技最新无人机表演系统可应对微雨天气,人力依赖降低80%;毫米级RTK定位、数字孪生等创新技术为安全飞行保驾护航。

"中国企业在材料科学、动力系统、智能控制等核心领域已建立竞争优势。"航空专家高远洋表示,这为中国eVTOL全球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球布局:从产品出海到标准输出
中国低空经济正加速"走出去":时的科技与阿联酋民航总局开展适航审定合作;峰飞航空在沙漠环境完成123公里长距离飞行验证;千机科技无人机编队表演占据全球90%市场份额。

"我们不仅要卖产品,更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时的科技CEO黄雍威透露,公司正与中东多国探讨建立联合适航认证体系。这种"技术+标准"双输出模式,彰显中国低空经济的全球影响力。

万亿市场蓄势待发
据摩根士丹利预测,全球飞行汽车市场规模2030年将达3000亿美元。中国作为最大潜在市场,正通过政策创新、技术攻关和生态构建三位一体推动产业发展。随着适航认证体系完善和基础设施配套加速,中国有望在2026年率先实现eVTOL规模化商用,引领全球低空经济新纪元。

作者声明:图文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请仔细甄别,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开拓者,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tt/3762.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

*
*
选择:

联系我们

QQ客服:1069188086

400电话: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