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新趋势:“车路空云”一体化与低空经济的融合

交通领域的变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从传统的地面交通到如今的立体交通构想,“航空 + 汽车”底层技术的跨界融合以及“汽车 + 无人机”场景的深度整合,正在逐步勾勒出一幅“车路空云”一体化的未来交通蓝图。这一变革不仅将极大地提升交通效率,还将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与体验。

智能交通新趋势:“车路空云”一体化与低空经济的融合(图1)

一、“航空 + 汽车”:底层技术跨界融合的突破

(一)技术同源性推动跨界

智能汽车与飞行汽车在多个底层技术领域具有高度的同源性。例如,在移动控制方面,自动驾驶的端到端算法模型和感知、决策、控制硬件可以通过技术迁移应用于飞行汽车。此外,电池、电机、电控技术作为三者的共同底层技术,电动航空和电动汽车的三电相似性可达 80%~90%。这种技术同源性为两者的跨界融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使得汽车制造企业能够凭借其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技术积累,快速切入飞行汽车的研发与生产。

(二)飞行汽车的商业化探索

飞行汽车的商业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2025 年 6 月,广汽集团旗下的 GOVY 推出首款量产飞行汽车 AirCab 并开启预订。小鹏汇天也推出了“陆地航母”分体式飞行汽车,计划 2026 年交付量产。这些飞行汽车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更在应用场景上进行了多元化的探索。例如,AirCab 主打低空文旅观光市场,而小鹏汇天的飞行汽车则致力于打通“野外景区体验 + 未来城市通勤”的多场景应用。这些商业实践不仅展示了飞行汽车的市场潜力,也为未来立体交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二、“汽车 + 无人机”:场景融合的创新实践

(一)车载无人机的多样化应用

比亚迪与大疆联合发布的“灵鸢”智能车载无人机系统,是汽车与无人机技术跨界融合的典型代表。这一系统不仅实现了无人机与车辆的深度集成,还通过高性能算力与低延迟交互技术,为用户提供了全新的出行体验。在实际应用中,车载无人机可以作为车辆的“第三只眼”,在越野场景中提前探路,在城市出行中捕捉沿途风景。此外,在应急救援场景中,无人机可以配合车辆实现地形测绘和紧急信号发送。这种场景融合不仅提升了车辆的功能性,也为用户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与安全保障。

(二)低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低空 +”的商业应用场景正在不断拓展。在广州,低空经济已经涵盖了农业、物流、文旅等多个领域。例如,在黄埔区的“超级农场”,遥感无人机可以自动喷洒施肥,实现了智慧农业的落地。在海珠区太古仓码头,无人机负责运输海鲜等食材,提升了物流效率。这些多元化的应用场景不仅推动了低空经济的集群化发展,也为未来“车路空云”一体化交通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基础。

三、“车路空云”一体化:立体交通的未来蓝图

(一)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

“车路空云”一体化的实现离不开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鄂尔多斯市通过部署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交通感知设施,以及路侧通信设施和计算设施,打造了城市级的“车路云一体化”路侧基础设施环境。同时,5G 网络的高速率、低延迟特性,使得智能网联汽车能够与云端实现快速、稳定的数据交互,保障了系统的高效运行。这种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为地面交通的智能化提供了支持,也为未来低空交通的融入奠定了基础。

(二)低空交通规范的建立

低空交通的有序发展需要统一的规范与标准。程承旗提出,应积极推进低空立体交通红绿灯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作,建立一套“人人能用、家家享用”的低空交通时空标准。这种低空交通规范的建立,将使低空交通如同地面交通一样有序、便捷,为人们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

(三)多领域融合的商业价值

“车路空云”一体化的交通体系将为交通、工业、服务等多个领域带来深远的影响。在交通领域,未来可能出现城市内智能驾驶与城际高速度智能飞行相结合的“跨城市通勤”模式

。在服务领域,无人救援车、人形机器人和无人飞行器可以构建“空地一体”的立体救援体系。这种多领域融合的商业模式不仅将提高生产效率,还将减少恶劣危险环境对人带来的危害。

作者声明:图文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请仔细甄别,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经济新视界,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tt/3573.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

*
*
选择:

联系我们

QQ客服:1069188086

400电话: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