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推动低空经济“飞得好”,从产业根基到场景创新的蝶变之路

作为“中国直升机之城”,景德镇依托深厚的航空产业底蕴,正以全链条布局、多场景融合的创新发展模式,推动低空经济从“飞起来”向“飞得好”跨越。在政策支持、技术突破与市场需求的协同驱动下,这座千年瓷都已成为全国低空经济发展的标杆城市。

景德镇推动低空经济“飞得好”,从产业根基到场景创新的蝶变之路(图1)

一、产业根基:全链条优势奠定发展基石

景德镇的低空经济以“厂所融合”为核心竞争力,拥有全国唯一的直升机全产业链资质。中航工业昌飞公司与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602所)形成的“研产一体”模式,构建了覆盖研发、制造、培训、通航运营的全牌照产业生态。目前全市已集聚航空企业122家,包括12家整机制造企业和107家配套企业,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形成了以直升机、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为主体的产业矩阵。

基础设施方面,12平方公里的航空小镇与2.8平方公里的低空经济产业园,配备百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和4个机场,形成了国内罕见的航空产业集聚区。50亿元的江西景德镇国控产业母基金、5亿元无人机专项基金等“五大基金”体系,为产业链协同发展注入资本动力。

二、创新驱动:科技赋能产业升级

在江西省航空应急救援重点实验室,VR模拟训练系统与空中生命支持装备的研发,填补了国内航空应急救援领域的技术空白。实验室已发布医疗转运、物资投送等多项省级标准,自主研发的空中中继通信系统在森林火灾救援中实现零盲区覆盖。

产学研协同创新成为关键引擎。景德镇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共建研究院,落地院士工作站3个,推动3吨级eVTOL项目入选省级重大科技专项。昌飞公司研发的AC313大型民用直升机获省级科技进步特等奖,其国产化率突破90%。

三、场景突破:“低空+”激活多元价值

景德镇通过“政府先行、国企带动、市场参与”模式,开辟了丰富的应用场景:

  1. 城市治理:AC311直升机常态化开展空中警务巡逻,实现重点区域治安监控全覆盖;超高层消防无人机可抵达300米高空灭火,响应效率提升5倍。

  2. 文旅融合:四条低空文旅航线串联浮梁古县衙、陶溪川文创街区等景点,2025年“新春首飞”活动单日接待游客超千人次,带动周边消费增长40%。

  3. 应急救援:构建全省首个航空医学救援网络,实现伤员转运“黄金1小时”目标,2024年成功完成山区地质灾害紧急投送23次。

  4. 农林应用:大疆农业无人机服务农田超百万亩,农药喷洒效率提升20倍,成本降低60%。

四、改革破局:打通“飞得好”关键堵点

面对空域利用率低、人才短缺等挑战,景德镇采取多项创新举措:

  • 空域管理改革:建成通航协调运行中心,推进“动态空域”试点,规划低空飞行走廊,目标将空域利用率提升至70%。

  • 人才培育体系:投资21.9亿元建设低空经济产业实训基地,计划2026年竣工,涵盖飞行体验馆、国际交流中心,年培训专业人才超2000人。

  • 政策协同机制:创新“政企圆桌会”“企业服务日”制度,提供“一企一策”精准扶持,2024年帮助峰飞航空eVTOL项目实现研发到量产的快速转化。

五、未来图景:迈向万亿级产业生态

根据规划,景德镇将重点推进三大方向:

  1. 技术攻坚:加速AR300垂直起降飞行器、亿航智能无人机运营中心等项目落地,力争2027年eVTOL续航突破400公里。

  2. 场景拓展:建设全域无人机数智化管控平台,拓展“低空+物流”“低空+医疗”等新业态,目标2030年低空经济规模突破千亿元。

  3. 生态构建:联合长三角大飞机产业集群,推动国产直升机出口“一带一路”国家,打造国际低空装备制造中心。

作者声明:图文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开拓者,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tt/3068.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

*
*
选择:

联系我们

QQ客服:1069188086

400电话: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