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数字经济发展与治理研讨会在武汉大学举行
2025年5月14日至16日,第三届数字经济发展与治理研讨会在武汉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武汉大学数字经济发展与治理论坛、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市社会科学院、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及武汉大学低空技术与经济研究院联合主办,汇聚近30位来自政府部门、低空经济领域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代表,共同探讨武汉低空经济的“高飞”路径。
一、低空经济:城市“向上生长”的未来图景
在科幻电影中,飞行汽车穿梭于摩天大楼之间,城市交通从二维平面迈向三维立体。深圳市武汉大学校友会低空经济委员会主席黄晓明描绘了未来可能的场景:“未来的飞行器形态可能千奇百怪,既能飞也能跑,甚至能在杆子上爬。楼顶、阳台都可能成为新的交通节点。”然而,要实现这一愿景,仅靠现有的飞手操控和塔台指挥远远不够,必须依赖智能化、规模化的低空交通管理技术。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谭刚毅指出,低空经济的核心价值不仅在于飞行器本身,更在于推动城市从二维平面向三维立体转型。每一次交通革命都会重塑城市形态,而低空经济将带来建筑、交通、能源等产业链的重构,催生家庭停机坪、无人机快递接收装置等新需求,拉动万亿级投资。
东风汽车集团公司研发总院主任工程师马立坤预测,低空经济的规模化商用“既快又慢”——两三年内有望实现部分商业化运营,但城市内复杂场景的成熟至少需要十年沉淀。
二、低空物流:第五交通体系的崛起
泽华安智库常务副主席王茂学将“低空物流”定义为继公路、铁路、水运、航空之后的“第五交通”,并预测其发展将经历三个阶段:
试点验证期(2024-2026):探索山区无人机植保、应急物资空投等场景。
规模化扩张期(2027-2030):低空物流网络初步形成,覆盖城市配送、医疗运输等领域。
生态成熟期(2030后):低空物流成为主流运输方式之一。
湖北省综合交通运输研究会会长王阳红列举了已落地的应用场景,如高速公路桥梁检测、航标监测、跨境商品配送、农村物流等。顺丰集团湖北枢纽产业发展指挥部指挥长张浩指出,当前无人机物流运营成本仍高于传统物流,技术突破迫在眉睫。
三、基础设施先行:低空经济的“修路”逻辑
“低空飞行不是简单地造机器、用机器,而是要像规划高铁、高速公路一样先修‘路’。”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张过强调,需综合地形、建筑、气象等多要素提前规划低空路网。
武汉数据智能研究院空天数智治理中心翁子扬教授指出,通信保障与数据治理是规模化运营的核心:“要‘飞起来’,还得‘连得上’,只有可靠通信网络才能实现智能化运营。”
武汉大学经济学系主任李雪松认为,低空经济的爆发需以基建为基础,短期内依赖政策扶持,中长期通过市场化机制培育生态,实现从政策驱动到创新驱动的跨越。
武汉市社科院副研究员周阳建议,全省统筹规划建设低空数字空域“一张图”、公共航路“一张网”及综合监管服务平台,完善多层次地面设施和配套设施,并预留未来交通变革接口。
四、人才与政策:低空经济腾飞的双翼
湖北省低空经济“五网”概念在传统“四张网”(地面设施网、智能信息网、飞行航线网、场景应用网)基础上新增“专业人才网”,凸显人才的关键作用。武汉大学人文社科院副院长张发林介绍,武大成立低空技术与经济研究院,整合测绘遥感、航空航天、经济学等多学科资源,培养复合型人才,其研发的低空地理信息系统已在武汉经开区试点应用。
政策层面,低空经济已进入国家战略快车道。2024年《武汉市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即将实施,全国跨江商贸低空无人机航线开通,新型运动飞机迭代样机成功下线,汉阳造低空生态中心启动建设,一系列举措展现武汉在政策创新与场景落地的探索。
五、安全与创新:寻找平衡点
湖北省低空综合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规划运营总监刘麟辉指出,国家低空改革的核心是空域管理权向地方有序释放,需在安全能力与开放需求的平衡中“小步快跑”。
法律层面,华中科技大学知识产权与竞争法中心主任郑友德聚焦知识产权保护,强调需建立针对性法律框架。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李承亮则指出,低空开放使室内外隐私保护面临新挑战。
武汉市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樊志宏强调,低空经济具有颠覆性特征,需警惕19世纪“红旗法案”式的制度禁锢,打破学科与制度壁垒。
结语:武汉低空经济的“高飞”之路
本次研讨会为武汉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多维度的思考:从技术突破到场景落地,从政策支持到人才培养,从安全管理到商业模式创新。武汉作为科教重镇和产业高地,具备发展低空经济的独特优势。未来,随着空域管理改革深化、基础设施完善和产业链协同,武汉有望成为中国低空经济的标杆城市,真正实现“高飞”愿景。
作者声明:图文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开拓者,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tt/3023.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