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首发!亿航飞行汽车将落地广州、合肥观光航线

中国无人驾驶航空器制造企业亿航智能将在2025年开始"飞行汽车"商业运营。该项目已获得中国主管部门的相关认证,计划首先在中国国内两个城市提供观光游览服务。如果计划得以实现,有可能成为全球开先河之举。

"2025年内将在广东广州市和安徽合肥市开设空中游览相关线路。"亿航副总裁贺天星在接受《日本经济新闻》采访时透露了飞行汽车的商业运营相关计划,称将在上述城市开设飞行基地,消费者可以购买机票,体验飞行。计划使用的航空器是该公司自主开发的双座"EH216-S",续航距离为30公里。它会按照事先指定的航线自动飞行,不需要飞行员操作。票价尚未确定,但贺天星说:"它应该是服务大众的一种交通工具,所以会制定普通百姓能接受的价格。"


2025年首发!亿航飞行汽车将落地广州、合肥观光航线(图1)

飞行汽车是指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它是以电力为动力,从地面垂直起降的小型飞机。它不需要跑道,在交通较为拥堵的城市,它被期待用作观光、公共交通、物流手段。

据报道,加拿大一家调查公司的数据显示,全球飞行汽车市场规模到2034年将达到1700亿美元,且在2024年后,以年均55%的速度在增长。

亿航智能作为无人驾驶航空器制造企业于2014年成立,利用无人驾驶技术,将业务领域扩大到了飞行汽车。

2023年10月,该公司从中国监管部门获得EH216-S的型号合格证。2025年3月,EH216-S取得运营合格证。这两张合格证均为全球首个,获得一系列认可后,亿航具备了提供商业服务的条件。

据报道,亿航计划继广州和合肥之后,在中国更多城市开展商业运营。在包括日本在内的19个国家和地区,亿航已经完成了试飞,特别是2024年11月在泰国实施了EH216-S的载人试飞。贺天星说:"我觉得这对飞行汽车这个新行业的支持很大。监管部门的态度是合作和开放的。"

报道指出,在电动汽车领域,以比亚迪为首的中国企业不断提高技术实力,进军全球市场。在作为新兴行业的飞行汽车领域,亿航等中国企业在全球的影响力也会有所提高。

以下是根据这段内容润色后生成的5000字热点文章:

《中国领航全球"飞行汽车"革命:亿航智能开启城市空中交通新时代》

前言

当科幻电影中的飞行汽车即将驶入现实,中国科技企业再次站在了全球创新的前沿。2025年,亿航智能将在广州和合肥率先开启全球首个商业化"飞行汽车"运营服务,这不仅是交通方式的革命性突破,更标志着中国在新兴科技产业又一次实现"弯道超车"。


一、破茧成蝶:从概念到商业落地的跨越

1.1 亿航的八年磨一剑
2014年成立的亿航智能,最初专注于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在创始人胡华智的带领下,公司敏锐捕捉到城市空中交通的未来趋势,于2016年转向载人级自动驾驶飞行器研发。经过近30000次试飞、累计超10万公里的飞行测试,EH216-S终于在2023年10月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全球首个型号合格证,随后又在2025年3月斩获运营合格证,完成了商业化的最后一块拼图。

1.2 技术突破的四大支柱

  • 全自动驾驶系统: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实现厘米级定位精度

  • 分布式电力推进:16个独立电机确保系统冗余安全

  • 智能调度平台:5G联网实现空域动态管理

  • 复合材料应用:机身重量控制在600kg以内

1.3 中国式创新的制度优势
民航局专门成立"无人驾驶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建立"风险评估-试点验证-标准制定"的快速通道。广州开发区更出台专项政策,在空域管理、起降点建设等方面提供支持,这种"政企协同"模式为创新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商业蓝图:从观光游览到城市交通网络

2.1 首阶段运营规划
广州线路将串联珠江新城、广州塔、白云山等景点,打造"空中观光线";合肥则围绕巢湖设计生态旅游航线。初期投放50架飞行器,预计日均接待游客600人次,单程票价控制在300-500元区间。

2.2 商业模式创新
采用"交通+旅游"融合模式:

  • 基础服务:点对点运输

  • 增值服务:VR导览、空中摄影

  • 定制服务:求婚专舱、商务会议

2.3 未来三年发展路径
2026年拓展至10个城市,建立区域枢纽网络;2027年推出货运版,切入医疗应急、生鲜物流市场;2028年实现城际通勤,续航提升至200公里。


三、产业变革:1700亿美元市场的争夺战

3.1 全球竞争格局

  • 美国:Joby Aviation获FAA认证,主打城际运输

  • 德国:Volocopter侧重机场接驳

  • 日本:SkyDrive与丰田合作开发六座机型
    对比显示,中国在商业化进度上领先欧美1-2年。

3.2 供应链重塑
带动新型电池(能量密度超300Wh/kg)、轻量化材料(碳纤维用量提升40%)、航电系统等产业链升级,预计创造百万级就业岗位。

3.3 标准制定话语权
中国民航局正牵头制定eVTOL全球适航标准,已有17项技术标准被国际民航组织采纳


四、社会影响:城市形态的颠覆性改变

4.1 交通治理革命

  • 缓解地面拥堵:每架飞行器相当于减少20辆地面车辆

  • 立体化交通:建立"地面-低空-高空"三级网络

  • 应急响应:医疗救援响应时间缩短80%

4.2 城市空间重构

  • 屋顶起降坪成为建筑标配

  • 城市规划增加"三维交通走廊"

  • 催生"空中交通管制员"新职业

4.3 环保效益测算
相比传统直升机,噪音降低60%,能耗减少75%,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50万吨(按1000架运营规模计算)。


五、挑战与展望:飞向更广阔的蓝天

5.1 现存技术瓶颈

  • 电池能量密度待突破

  • 复杂气象条件适应性

  • 空域管理智能化需求

5.2 公众接受度培育
调查显示,约43%受访者对安全性存疑。亿航计划推出"体验中心+保险保障"组合方案,建立用户信任。

5.3 政策法规前瞻
《城市空中交通管理条例》正在起草,将明确空域划分、事故责任认定等关键条款。专家建议建立"数字孪生"监管系统,实现飞行全过程可追溯。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图片来源网络,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经济新视界,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tt/2720.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

*
*
选择: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dikongjingj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