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飞行器工厂”提前两月封顶,助力打造低空经济

4月15日,由中建一局承建的华中智能飞行器产业基地(一期)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较原计划提前60天完成关键节点,正式进入装饰装修阶段,为武汉经开区打造“低空经济产业示范区”注入强劲动能。

武汉“飞行器工厂”提前两月封顶,助力打造低空经济(图1)

建设成就:刷新 “车谷速度” 的奇迹
面对 11 栋主体建筑构成的复杂工程,中建一局的建设者们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卓越的智慧。在建设过程中,他们积极采用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工具化支撑架体等工业化建造技术。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犹如为项目建设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在工厂提前预制,质量可控且施工速度快,大大缩短了现场施工周期;工具化支撑架体则具有安装便捷、可重复使用等优点,提高了施工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成本。

在全体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下,不到一年的时间,项目便成功实现了从启动到十一栋建筑厂房全面封顶的惊人飞跃。更为值得称赞的是,项目比原计划工期提前了整整 60 天完成这一关键节点,这一成绩刷新了令人瞩目的 “车谷速度”。这种高效的建设速度,不仅体现了中建一局强大的施工能力和项目管理水平,也彰显了武汉经开区在推动重大项目建设上的决心和执行力。


科技应用:践行 “双碳” 战略,打造智慧工地

在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始终秉持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积极应用多种高新技术,为项目注入了强大的科技力量。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 “双碳” 发展战略,项目团队在建设工程中应用了光伏太阳能系统。一片片太阳能板在阳光下闪耀着科技的光芒,它们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项目的日常运营提供了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这不仅降低了项目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了碳排放,还为入驻企业树立了良好的环保榜样。同时,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节能减排做出了重要贡献。装配式建筑通过在工厂预制建筑构件,再运输到现场进行组装,大大减少了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和能源消耗。此外,自保温墙体的使用,提高了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降低了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能耗。
在安全施工方面,项目团队更是走在了时代的前列,通过 AI 识别系统实时监控作业风险,成功打造了 “AI + 零事故” 管理的智慧工地。施工现场部署了多个高清摄像头,这些摄像头如同敏锐的眼睛,将施工现场的情况实时传输到监控中心。AI 识别系统则像一位不知疲倦的智能卫士,对传输过来的图像进行实时分析。一旦发现工人未佩戴安全帽、违规操作机械设备等安全隐患,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并将相关信息推送给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可以迅速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通过这种智能化的安全管理方式,项目累计消除了多处安全隐患,为建设者们创造了一个安全、可靠的施工环境。
空间规划: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贴心设计
“我们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设计空间动线,未来入驻企业可实现研发、试制、量产的无缝衔接。” 中建一局项目经理陈康的话语中充满了对项目的信心和对企业的关怀。
基地的生产厂房首层全部采用刚性地坪,这种地坪具有承载能力强、耐磨性好等优点,可满足企业在厂内进行中大型飞行器组装等高强度生产需求。空间净高达到 8 米,宽敞的空间为飞行器的生产、调试等工作提供了充足的操作空间。此外,基地还设有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不仅为自身建设提供能源支持,在未来也将为入驻企业提供清洁能源,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同时,也为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在整体空间规划上,项目充分考虑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需求。研发设计区域与生产厂房紧密相连,方便企业在研发过程中及时与生产环节沟通协作,实现研发成果的快速转化。配套用房的合理布局,为企业员工提供了舒适的办公和生活环境,解决了企业的后顾之忧。
产业前景:构建低空经济全产业链
作为武汉经开区构建 “3335” 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一环,华中智能飞行器产业基地投产后将发挥巨大的产业带动作用。
在应用场景拓展方面,项目将重点拓展低空经济八大应用场景。应急救援领域,无人机eVTOL 可以快速抵达灾害现场,进行物资运输、救援侦察等工作,为挽救生命和减少损失争取宝贵时间;物流配送方面,低空飞行器能够实现点对点的快速运输,尤其是在交通拥堵的城市地区,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航空运动体验将吸引众多航空爱好者,推动航空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文化旅游领域,游客可以乘坐低空飞行器俯瞰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城市景观,为旅游产业增添新的亮点;科普培训可以培养更多对航空领域感兴趣的人才,为产业发展储备力量;城市空中交通(UAM)的发展有望缓解城市地面交通压力,构建更加立体、高效的城市交通体系;农林植保方面,无人机可以实现精准农药喷洒和农作物监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通过这些丰富的应用场景拓展,项目将加速构建低空经济全产业链。从上游的飞行器研发设计,到中游的制造生产,再到下游的应用服务,形成一个完整、高效的产业生态系统。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产业基地内 “扎堆” 布局,将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一步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区域影响:推动武汉经开区产业升级
华中智能飞行器产业基地的建设对武汉经开区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项目的建成将吸引更多的低空经济相关企业入驻武汉经开区。这些企业将带来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大量的资金,进一步壮大区域的产业规模。同时,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将激发创新活力,推动低空经济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
另一方面,产业基地的发展将带动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例如,零部件制造、航空材料研发、物流运输等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这种产业集聚效应将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提高区域产业的整体附加值,推动武汉经开区从传统产业向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
此外,产业基地的建设还将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从高端的研发人才到普通的产业工人,不同层次的就业岗位将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到武汉经开区,为区域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
在未来的发展中,华中智能飞行器产业基地将继续发挥其引领和示范作用,为武汉经开区打造 “低空经济产业示范区” 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将为我国低空经济的发展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之路,助力我国在全球低空经济竞争中抢占先机。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科技的赋能下,华中智能飞行器产业基地必将在低空经济的蓝海中乘风破浪,驶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图片来源网络,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经济新视界,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tt/2654.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

*
*
选择: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dikongjingj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