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香港国际创科展:低空经济引领未来城市空中交通新图景

第三届香港国际创科展(InnoEX)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盛大举行,吸引了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余家展商参展。本届展会以"创新·智动·起飞"为主题,聚焦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前沿科技领域,其中低空经济成为最受瞩目的焦点板块。作为亚洲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盛会之一,本届展会不仅展示了全球最新的低空经济技术与应用,更通过沪港合作、国际交流等形式,为这一新兴产业的未来发展描绘了清晰路径。

第三届香港国际创科展:低空经济引领未来城市空中交通新图景(图1)

低空经济展区:创新技术集中亮相

走进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的低空经济展区,仿佛置身于未来城市空中交通的试验场。各大企业带来的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等创新产品争奇斗艳,展示了低空经济在多场景应用的巨大潜力。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展示的"送药无人机"成为展会亮点之一。这款无人机采用高精度导航技术,在复杂城市环境中可实现定位误差小于10厘米的精准配送,能够有效避开交通拥堵,快速将紧急药物送达目标地点。该技术有望解决城市医疗急救"最后一公里"难题,特别是在高楼林立的香港这样的密集城市环境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内地企业同样带来了令人瞩目的创新成果。上海御风未来展示的救灾无人机已参与国内多地暴雨灾害救援工作,其2吨级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M1采用复合翼构型,提供5个座位,最大载重700kg,巡航速度达200km/h,设计航程250公里。四川沃飞长空则展出了AE200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采用倾转固定翼构型,标准座舱可容纳1名驾驶员和4名乘客,巡航速度248km/h,最大航程200公里,计划2025年开始载人飞行验证。

表:香港国际创科展主要低空经济参展产品与技术

参展企业展示产品技术特点应用场景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送药无人机定位误差<10cm,城市复杂环境导航医疗急救配送
上海御风未来MATRIX 1 eVTOL复合翼构型,载重700kg,航程250km救灾、载人交通
四川沃飞长空AE200 eVTOL倾转固定翼,巡航速度248km/h城市空中交通
零重力航空ZG-ONE eVTOL6旋翼设计,单点故障仍可稳定飞行短途载人运输
白鲸航线W5000无人货运机5吨业载,航程2600公里城市间物流

江苏展团作为本届展会的重要参与者,以"低空经济"为主题,集中展示了该省在无人机货运、超导材料等领域的创新成果。白鲸航线带来的W5000无人货运飞机模型引人注目,这款全球最大的无人货运飞机具备5吨最大业载能力和2600公里航程,直接运营成本仅2.7元/吨公里,可高效服务于城市间"点对点"物流、山区物流及跨境运输等场景。永鼎旗下东部超导则展示了自主研发的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2G-HTS),其载流能力较传统铜材提升100倍以上,同时实现体积和重量减少50%,为eVTOL等低空经济关键装备提供革命性的能源解决方案。

第三届香港国际创科展:低空经济引领未来城市空中交通新图景(图2)

沪港合作助推低空经济协同发展

本届创科展上,沪港两地围绕低空经济的合作成为重要看点。上海市政府港澳办组织20余家企业参展,并举办"沪港创新科技合作交流会",为两地企业在技术联合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搭建合作平台。参加交流会的40多家沪港企业覆盖人工智能、低空经济、软件信息服务等关键领域,显示出两地在新兴科技产业协同发展的强烈意愿。

展会同期,"数据要素x沪港合作开放数据竞赛2025"正式启动。今年竞赛以"双城数据、共建产业平台"为主题,依托香港、上海两地的开放数据平台,结合新能源汽车、商业数据等资源,在智慧出行、生活、环境与经济四大领域设置了12个细分赛道。参赛团队可于5月15日前报名,入围者将接受导师培训并竞逐8月上海决赛资格,优胜项目有望亮相国家数据局大赛及亚太资讯科技大奖。

香港特区数字政策专员黄志光表示:"香港与上海各具优势、各有所长,强强联手定能为国家的创科发展贡献更大力量。"上海市数据局局长邵军则期待竞赛成果进一步落地转化,推动沪港两地的城市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共同发展。这种跨区域合作模式不仅有助于整合资源、优势互补,更能加速低空经济从技术研发到商业应用的转化进程。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自由贸易港,在资金流动、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而上海则拥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两地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深度合作,有望形成"香港研发+上海制造+长三角应用"的产业协同模式,为中国低空经济发展探索可复制的经验。

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保障

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和基础设施保障。香港特区政府在本届展会上展示了其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的多项举措。政府数字政策办公室设立的"智慧香港展馆"展出超百项民生科技,涵盖20个政府部门的创新方案。其中,建筑署的"爬壁机器人"可在粗糙或玻璃表面灵活运动,高效检测高楼外墙安全;渠务署的"不倒翁"机器人则突破地下隧道检测限制,这些技术创新都为低空经济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香港科技园公司率领16家本地创科企业参展,展示领域涵盖人工智能与数据、数码转型以及微电子及可持续科技三大方向。绿创能源研发的专利技术"水动力智能回收系统"可将大厦供水设施中的动能转化为绿色电力,同时结合AI监测水质,这种可持续科技应用也为低空经济设备的能源供应提供了新思路。

在政策层面,香港正积极完善低空经济相关的法规体系和管理框架。展会期间举办的"科技驱动产业及经济大会"汇集多国政府官员,探讨政策措施如何促进产业发展、推动创新并支持可持续发展。香港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教授在开幕辞中强调,香港将充分发挥"一国两制"优势,打造国际创新科技枢纽,为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提供有利发展环境。

基础设施方面,香港作为全球最繁忙的空域之一,正在推进空域管理系统的智能化升级,以适应未来低空交通的需求。展会上展示的多套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和无人机管控平台,展现了香港在低空交通管理技术上的领先地位。这些系统将为实现有人/无人航空器共享空域、确保飞行安全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未来展望:低空经济将重塑城市交通格局

随着技术不断成熟和应用场景持续拓展,低空经济正迎来爆发式增长期。参展企业普遍预测,2025-2026年将成为低空交通商业化的关键时间节点。零重力航空的ZG-ONE eVTOL飞行器已完成试飞,静待政策批准即可投入运行;沃飞长空的AE200计划2025年开始载人飞行验证,2026年完成适航取证。

从应用场景看,低空经济将首先在以下领域实现突破:城市短途客运(如空中出租车)、紧急医疗运输、跨城物流配送、景区空中观光等。特别是对于香港这样的高密度城市,低空交通可以有效缓解地面交通压力,提供更高效的出行选择。白鲸航线的W5000无人货运机预计2026年交付,其长航程、大载重特性将显著提升物流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技术发展趋势方面,电动化、智能化、模块化成为低空飞行器的主要发展方向。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因其噪音低、零排放、起降灵活等特点,被视为未来城市空中交通的主力。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不断提升飞行器的自主决策能力和集群协作效率,使大规模低空交通运营成为可能。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枢纽,在发展低空经济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高度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世界级的金融和专业服务,以及背靠粤港澳大湾区的广阔市场。这些优势将吸引全球低空经济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聚集香港,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总体而言,第三届香港国际创科展展示了低空经济从概念走向商业化的坚实步伐。随着技术不断创新、政策持续完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低空经济有望在未来5-10年内实现规模化发展,深刻改变城市交通格局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香港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创新能力,有望在这一变革中扮演重要角色,成为全球低空经济发展的引领者之一。

作者声明:图文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开拓者,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tt/2646.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

*
*
选择: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dikongjingj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