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点亮千年歌圩:科技赋能广西三月三焕新文旅生态

在2025年"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主会场上空,由500架无人机组成的凤凰矩阵划破夜空,以每秒4次的灯光变换频率演绎《刘三姐》经典山歌旋律。这场持续15分钟的无人机光影秀,标志着传统节庆与尖端航空技术的深度融合,为壮乡文旅产业开辟数字化新赛道。

无人机点亮千年歌圩:科技赋能广西三月三焕新文旅生态(图1)

天幕舞台:无人机矩阵重构文化表达

本届三月三科技亮点频现:  

• AI+无人机编队:通过深度学习山歌韵律,无人机集群实现声光动态映射,壮语歌词在空中以壮锦纹样逐帧呈现  

• 智慧物流网络:极飞P150农业无人机搭载五色糯米饭、瑶山茶等特色产品,20分钟完成从金秀大瑶山到柳州螺蛳粉产业园的跨山运输  

• 元宇宙联动:南宁"元境空间"数字馆同步直播无人机秀,游客佩戴VR设备可操控虚拟无人机穿越《漓江百里图》  


"我们开发了专属飞行控制系统,让每架无人机都能对应山歌的独立声部。"大疆行业应用负责人透露,表演采用的Mavic 3E机型内置壮文化元素数据库,可实时生成壮族纹饰飞行轨迹。

无人机点亮千年歌圩:科技赋能广西三月三焕新文旅生态(图2)

产业振兴:无人机打通特色经济新动脉

在来宾金秀瑶族自治县,"瑶山秘境"市集引入无人机智慧管理系统:  

• 植保监测:大疆T50无人机每日三次巡航万亩高山茶园,多光谱成像精准识别古树茶发芽率  

• 非遗传承:瑶绣工坊启用无人机航拍直播,3小时吸引超5万人在线定制绣品  

• 应急保障:纵横CW-15D无人机搭载医疗物资,15分钟覆盖景区半径10公里急救响应  


数据显示,节庆期间无人机运输使瑶山土特产损耗率降低70%,物流时效提升3倍,带动相关产品销售额突破800万元。


科技传承:飞手培训激活乡村新业态

广西艺术学院联合极飞科技开设"无人机+非遗"特训营:  

• 文化测绘:利用激光雷达对千年侗族鼓楼进行三维建模,建立数字化保护档案  

• 演艺创新:学员操控M300 RTK无人机悬挂壮锦,在歌圩现场完成动态艺术装置  

• 产教融合:首批32名"壮乡飞手"结业后,将赴全区67个非遗工坊开展技术服务  


"无人机让我们找到传统与现代的平衡点。"参与培训的侗族歌师吴敏华表示,其团队正研发无人机伴奏系统,通过桨叶震动模拟独弦琴音色。


随着"广西三月三"无人机应用场景拓展至东盟跨境电商、边境文旅带建设等领域,这场始于山歌的科技变革,正在改写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升级的叙事方式。据自治区文旅厅预测,2025年全区无人机文旅应用市场规模将突破20亿元,成为壮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作者声明:图文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瞭望塔,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tt/2504.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

*
*
选择:

联系我们

QQ客服:1069188086

邮件:dikongjingj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