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即未来:从2024到2025,上海低空展的跃迁与万亿赛道竞速 ——会展人眼中的产业升级与全球博弈
导语
从2024年的“探索”到2025年的“爆发”,上海的低空经济展会正以惊人的速度迭代。短短一年间,展位争夺战从“行业热议”升级为“国际竞逐”,万亿级市场的轮廓愈发清晰。作为会展人,我们如何解读这场从本土试水到全球联动的产业跃迁?低空经济的未来,又在展台之间埋藏了哪些密码?
一、政策驱动:从“破冰”到“全面加速”
2024年:政策破局,低空经济初露锋芒
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发改委成立低空经济发展司,26个省市将其纳入地方发展规划。这一年的上海低空展以“聚链成势,赋能低空”为主题,聚焦政策解读与场景探索,吸引300家展商、1.8万观众,成为行业“启蒙运动”。展会重点展示了无人机在农业、物流、应急等领域的落地案例,但法规与基础设施短板仍是热议话题。
2025年:国家战略加持,万亿蓝图浮现
2025年,政策红利全面释放。《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明确提出2030年形成万亿级市场目标。上海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以“启航低空经济,赋能千行百业”为主题,展商规模翻倍,头部企业如大疆、普宙、天翎科等携全产业链产品亮相,覆盖制造、服务、应用全链条。展会首次设立“低空金融”专区,资本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成为新亮点。
对比关键点
- 政策力度:2024年政策破冰,2025年上升为国家战略;
- 目标定位:从“试点应用”转向“万亿级生态构建” 。
二、技术迭代:从“场景试水”到“硬核突围”
2024年:应用先行,技术尚需突破
2024年展会聚焦无人机在农业喷洒、物流配送等场景的成熟应用。例如,大疆农业无人机通过精准施药提升效率,但核心芯片、长续航技术仍依赖进口。展会论坛中,企业普遍呼吁加强国产化替代与AI算法研发。
2025年:技术全面升级,国产化替代加速
2025年展会成为技术“秀场”:
- 大疆推出Matrice 4系列无人机,搭载国产AI芯片,支持第三方算法定制,算力提升10倍;
- 普宙科技展示S200系列无人机,采用国产八核芯片,卫星直连通信技术打破依赖;
- 天翎科的INFLYNC L600飞行器,以混动增程设计实现600公里航程,成本较直升机降低40%。
对比关键点
- 技术自主性:从“进口依赖”到“国产化突围”;
- 创新深度:AI算力、卫星通信、能源技术实现跨越式突破。
三、产业链演进:从“单点突破”到“生态闭环”
2024年:聚焦单一产品,配套服务待完善
2024年展会以无人机整机展示为主,配套服务如适航认证、低空物流网络尚未成熟。参展商多停留在“卖设备”阶段,产业链协同效应有限。
2025年:全链条布局,生态初现
2025年展会首次覆盖“制造-服务-应用”全链条:
- 制造端:大疆、普宙展示无人机自动机库、激光雷达等配套设备;
- 服务端:低空飞行管理平台、无人值守巡检方案成热门;
- 应用端:天翎科与地方政府签约停机坪建设,探索“低空+文旅”模式。
对比关键点
- 产业链成熟度:从“设备商主导”到“生态闭环构建”;
- 商业模式:从“硬件销售”转向“解决方案输出”。
四、国际化进程:从“本土试水”到“全球竞合”
2024年:本土企业主导,国际参与有限
2024年展会以国内企业为主,国际采购商占比不足10%。论坛议题集中于国内市场痛点,如空域管理、隐私保护等。
2025年:全球资源整合,国际订单爆发
2025年展会吸引欧美工商会组织国际采购团,现场签约意向订单超50亿元。天翎科L600飞行器获“一带一路”地区数百架订单,普宙科技与中东国家达成智慧城市合作协议。展会同步发布《全球低空经济白皮书》,推动国际标准制定。
对比关键点
- 国际化程度:从“本土化探索”到“全球化资源整合”;
- 竞争维度:从“国内赛道”升级为“国际话语权争夺”。
结语:会展人的“低空启示录”
从2024到2025,上海低空展的跃迁折射出产业的质变:政策红利催熟技术、资本涌入重构生态、全球竞合重塑格局。对会展人而言,这不仅是展位设计能力的比拼,更是对产业趋势的前瞻洞察与资源整合力的终极考验。
正如一位参展商所言:“去年的展位是‘入场券’,今年的展位是‘战略高地’。”在这场万亿博弈中,谁能以展会为支点撬动全球资源,谁就能在低空经济的蓝天下,率先划出属于自己的航迹。
会展人崇女士带您看精彩展会 :180 0170 9818
发布者:低空会展人崇女士,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tt/2260.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