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赋能低空经济规模化元年 文旅新蓝海撬动千亿消费场景
当"空中出租车"穿梭于城市天际线,无人机蜂群点亮夜空光影秀,城际"飞的"将通勤时间压缩至半小时,这些曾经存在于科幻片的场景正在2025年成为现实。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低空经济已突破概念阶段,正式进入规模化商业落地元年,为宏观经济复苏注入强劲动能。 继2024年国家层面完成顶层设计后,全国30余省份因地制宜推出特色发展方案。郑州郑东新区打造空天地协同创新中心,深圳坪山构建"低空+轨道"联运体系,北京丰台规划200万平米产业园区,各地通过"十个一"工程加速生态圈建设。数据显示,全国低空经济产业基金规模突破千亿元,5G-A网络覆盖300余城市,为产业发展构筑坚实底座。 在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下,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2025年一季度,低空基建EPC项目中标金额达36.1亿元,较前季激增137%;预计全年市场规模将突破8500亿元,2030年有望形成万亿级产业生态。正如工信部副部长单忠德所言,这个创新引领、数实融合的新兴产业,正在重塑现代经济版图。
【三大核心赛道开启投资新纪元】
1. 低空基建:智慧天空的"神经系统"
随着低空司统筹的指导文件即将出台,以"四张网"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郑东新区创新打造飞行服务管理平台,丰台区研发低空交通"空中高德",数字新基建成为竞争焦点。其中特种照明设施占据15%投资份额,具备高安全认证门槛的企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2. 低空制造:eVTOL引领技术革命
小鹏汇天2008台陆地航母订单创行业纪录,峰飞航空V2000CG获全球首个吨级适航认证,主机厂进入产能爬坡阶段。产业链呈现75%的新能源汽车复用率,飞控系统、高能量密度电池、碳纤维材料等核心环节涌现出多个专精特新"小巨人",技术突破推动成本曲线持续下移。
3. 低空运营:场景创新激活消费市场
亿航智能即将斩获首张运营许可证,珠海航展签约的低空文旅项目预计创造60亿元年产值。深圳实现日均5000架次无人机配送,南通-上海空中通勤航线票价仅为高铁1.5倍,"低空+"正重构城市生活图景。随着消费补贴政策落地,2025年有望成为低空载人商业化元年。
【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发展新纪元】
尽管适航审定、空域开放等挑战犹存,但产业发展的确定性日益增强。15个城市共建生态圈计划打造百个示范项目,国资平台与市场化基金形成组合拳,5G-A通感一体技术破解"黑飞"管控难题。正如戴德梁行研判,随着专项债渠道打开和央企中坚力量入场,低空经济已具备"高飞"的三大基石。 站在2025年的历史节点,低空经济不仅承载着培育新增长极的使命,更肩负着在全球新兴产业竞争中抢占制高点的战略意义。当城市的天空被智慧网络点亮,当万亿级市场蓝海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场由技术创新驱动的经济革命,正在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篇章。
作者声明:内容AI创作,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瞭望塔,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tt/2223.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