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指出: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标杆,需破解“安全+数据”双瓶颈

全国人大代表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指出,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也面临“安全”与“数据”两大瓶颈问题,亟需通过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努力加以破解。

全国人大代表指出: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标杆,需破解“安全+数据”双瓶颈(图1)

一、低空经济的重要性与发展现状

低空经济是以低空空域为依托,涵盖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等多种飞行器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其应用场景广泛,包括物流配送、交通出行、农业植保、应急救援等,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2035年有望突破3.5万亿元。低空经济不仅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也是推动城市立体交通和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

二、低空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

  1. 安全瓶颈

    • 飞行安全风险:随着低空飞行器数量增加,飞行密度上升,安全风险也随之加剧。高密度城市区域的复杂环境(如建筑物、电磁干扰等)对飞行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

    • 监管体系不完善:当前低空飞行活动存在“黑飞”等违规行为,传统监管手段难以应对,安全监控体系和防护手段尚未健全。

    • 技术挑战:低空飞行器的身份识别、动态地理围栏、反制兼容协议等技术标准尚未统一,导致跨厂商设备互联互通困难,安全管控能力不足。

  2. 数据瓶颈

    • 数据共享不足:低空经济涉及空域管理、飞行计划审批、风险预警等多方面数据,但目前数据共享机制不完善,导致空域划设不够精细,审批流程复杂。

    • 基础设施滞后:低空通信、导航、监视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难以支撑大规模低空飞行活动的数据需求。

    • 全国人大代表指出: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标杆,需破解“安全+数据”双瓶颈(图2)

三、破解瓶颈的建议与措施

  1. 强化顶层设计与法规建设

    • 加快制定低空空域管理法、低空交通安全法等法规,明确空域分类标准、飞行器准入条件和责任主体,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 出台低空飞行器强制性技术标准,推动唯一身份识别码、动态地理围栏等技术的普及应用14

  2.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与技术创新

    • 推进低空经济与智慧城市融合,建设通用机场、无人机起降点、低空飞行服务站等基础设施,打造“全国一张网”的低空交通网络。

    • 加强低空通信、导航、大数据管理等技术研发,构建多源信息融合的感知与追踪系统,提升低空飞行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3. 优化空域管理与数据共享机制

    • 建立空域管理协同平台,细化城市空间和空域分类,动态调整空域使用规则,提升审批效率。

    • 推动低空数据共享,开放无人机实名登记、动态飞行数据等信息,为低空飞行活动提供数据支持。

  4. 加强安全管控与试点示范

    • 设立低空安全验证试验基地,开展城市复杂环境下的安全防护技术试点,形成可推广的样板标杆。

    • 加大对重点区域(如核设施、危险品仓库)的防护系统开发,提升低空飞行安全的多层次实时管控能力。

    • 全国人大代表指出: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标杆,需破解“安全+数据”双瓶颈(图3)

四、未来展望

低空经济作为新兴产业,其发展需要政策、技术、市场等多方协同。通过破解“安全+数据”双瓶颈,低空经济有望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实现从“飞起来”到“飞得稳”的跨越,为城市立体交通、智慧物流等领域带来更多创新应用。

总之,低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只有在安全与数据两大领域取得突破,才能真正释放其潜力,为中国经济注入新动能。

作者声明:图文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开拓者,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tt/2004.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

*
*
选择:

联系我们

QQ客服:1069188086

400电话: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