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市场规模或达1.5万亿元

一、政策支持:从顶层设计到地方实践

  1. 国家层面

    • 2024年,国家发改委成立低空经济发展司,工信部设立低空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低空经济政策制定与产业布局。

    • 《“十四五”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低空经济规模突破万亿元,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地方布局

全国近30个省份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或出台专项政策,例如:

  • 深圳:开通全国首条eVTOL城际通勤航线,单程耗时缩短70%。

  • 广州:立法推动无人机物流、载人运输等场景示范。

  • 成都:打造“低空文旅”项目,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低空经济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市场规模或达1.5万亿元(图1)


二、技术突破:从“飞起来”到“飞得稳”

  1. 核心技术创新

    • 航空发动机:国产涡轴-16发动机即将装备AC352直升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 飞控系统:AI技术赋能无人机图像识别与航线规划,提升巡检效率50%以上。

    • 通信与导航:中国移动“5G-A+北斗”低空物流解决方案实现全域覆盖。

应用场景落地

  • 物流配送:无人机外卖、跨城运输、医疗物资配送等场景加速普及。

  • 农业植保:无人机精准喷洒农药,效率提升70%,农药使用量减少15%。

  • 应急救援:无人机在森林防火、湿地巡检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低空经济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市场规模或达1.5万亿元(图2)


三、市场潜力:万亿蓝海加速开启

  1. 市场规模预测

    • 2025年:1.5万亿元

    • 2035年:3.5万亿元

    • 复合增长率:28.1%(2024-2026年)

  2. 区域协同发展

    • 长三角上海南京等地推动低空物流、应急救援场景落地。

    • 珠三角:深圳、广州率先探索eVTOL城际通勤与无人机配送。

    • 成渝地区:成都、重庆打造低空文旅、工业巡检示范项目。


四、挑战与未来展望

  1. 当前痛点

    • 空域管理:低空空域开放程度有限,需推动120米以下空域分类管理。

    • 安全与标准:无人机“黑飞”风险、频谱干扰等问题亟待解决。

未来方向

政策完善:优化空域划设与审批流程,建立低空数据共享平台。

技术突破:推动航空发动机、飞控系统等核心技术国产化。

场景拓展:探索中长途物流无人机、城市空中交通(UAM)等新场景。

低空经济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市场规模或达1.5万亿元(图3)


结语

低空经济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国家对这一新兴产业的重视与期待。随着政策支持、技术突破与场景落地的协同推进,低空经济不仅将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更将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正如全国人大代表单晓明所言:“低空经济正迎来‘黄金发展期’,未来潜力远超想象。”

作者声明:图文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开拓者,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tt/1904.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

*
*
选择: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dikongjingj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