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氢科技开启氢航新时代 驱动低空物流向高效化、常态化发展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低空经济作为新兴领域正逐渐崭露头角。其中,低空物流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应用场景,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吸引着众多企业和投资者的目光。而协氢科技在这一领域中脱颖而出,凭借其先进的氢能无人机技术,为低空物流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开启了氢航新时代,推动低空物流朝着高效化、常态化方向大步迈进。
低空物流:新兴且潜力巨大的领域
低空物流,作为利用无人机等航空器在低空空域进行货物运输的新型物流方式,自诞生以来便备受关注。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以及即时物流需求的日益增长,消费者对于快速配送和个性化物流服务的渴望愈发强烈,这无疑为低空物流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特别是在偏远地区和交通不便的区域,传统物流配送面临诸多难题,而低空物流凭借其高效性、灵活性和低成本的显著优势,成为了破局的关键,已然成为这些地区重要的物流配送选择。
从发展历程来看,2010 年 “低空经济” 术语的提出,为低空物流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石。随后,中国低空物流市场如同被点燃的火箭,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政策利好不断涌现,技术与产品持续创新,市场竞争也日益白热化。2021 年 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将 “低空经济” 纳入国家规划,为低空物流后续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关键的政策指引。
2024 年 11 月,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明确提出 “积极发展无人机配送等商业化应用”,这一举措犹如一盏明灯,为低空物流的前行方向照亮了道路,极大地提升了市场对于相关技术和产品的认知与接纳程度。仅在 2024 年,中国新开的低空物流航线数量就超过了 140 条,呈现出一片繁荣发展的景象。
当下,工业级无人机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张,犹如强力助推器,直接带动了低空物流产业的飞速发展。随着工业级无人机在物流配送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无人机制造商与物流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促使无人机技术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突破与创新。这些技术的革新,不仅显著提升了无人机的性能和稳定性,还进一步拓展了低空物流的应用边界,让低空物流在更多领域得以大显身手。
氢能无人机:破解传统锂电无人机困局
在低空物流的众多应用场景中,传统的锂电无人机暴露出了诸多短板。其续航能力短,往往无法满足长距离运输的需求;载重能力低,限制了单次运输货物的数量;而且在面对低温环境时,性能更是大打折扣,无法正常工作。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锂电无人机在低空物流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而氢能无人机的出现,恰似一场及时雨,精准地适配了锂电无人机力不从心的市场。作为氢能无人机领域的头部厂商,协氢新能源在这一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卓越的技术优势。其董事长赵麒麟透露,公司的氢能无人机在去年订单金额高达 6 亿元,并且预计今年的销售额有望突破 10 亿元大关。在氢能行业内众多企业仍在为盈利苦苦挣扎之时,协氢新能源凭借精准定位氢能无人机的优势应用场景,成功实现了较高的毛利率。
不仅在国内市场成绩斐然,其产品更远销中东、南美、欧洲、中亚等地区,在 2024 年的出口率超过了 30%,在全球市场上崭露头角。协氢新能源之所以能够在市场上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核心在于其深厚的技术底蕴。公司的核心技术团队源自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他们潜心钻研的风冷氢燃料电池技术,经过长达 20 年的沉淀与积累,终于迎来了大规模应用的春天。公司具备从膜电极、碳纸材料到电堆的氢燃料电池全链路生产能力,并且所生产的无人机也均为自主研发、自主生产。这使得公司拥有完整的设计、研发、生产组装、测试一站式技术实力,从飞控、图传到动力系统等整套技术研发能力一应俱全,为产品的高性能和稳定性提供了坚实保障。协氢新能源坚定地聚焦于解决无人机 “续航” 和 “载重” 这两大核心痛点,与锂电无人机形成了鲜明的差异化竞争。以公司出口到中东地区应用于石油管道巡检的无人机为例,锂电无人机由于续航能力的限制,根本无法满足这一场景对于长距离巡检的需求。
而协氢新能源的氢能无人机则游刃有余,目前,其氢能无人机应用最为广泛的场景,如光伏巡检、吊装、玻璃幕墙清洗、农业喷洒等,均对长续航和大载重有着较高要求,而氢能无人机凭借自身优势,在这些领域发挥得淋漓尽致。2025 年 1 月,协氢新能源参加了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会同黑龙江省邮政分公司在大兴安岭地区开展的无人机高寒地区测试飞行。在此次测试中,执飞的 “擎天 H100” 机型在零下 35 度的极寒环境下,挂载 45 公斤的重物持续飞行了 2 小时以上。这一出色的测试结果,充分彰显了氢能无人机在寒冷地区物流配送领域所蕴含的巨大潜力,为其在更多复杂环境下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实践依据。目前,协氢新能源拥有全球最大的风冷氢燃料电池生产规模,年产能达到 10 万台,并且在今年下半年还将进一步扩大至 20 万台以上。公司的技术实力和市场表现也得到了广泛认可,已成功获得 2024 年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以及 2024 年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协氢新能源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所付出的不懈努力。
携手能源集团:拓展氢能无人机应用边界
在能源运维领域,氢能无人机正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有望彻底改变传统的能源运维作业方式。目前,一家国有大型能源集团正积极与协氢新能源展开合作,深入探索氢能无人机在集团内部各个业务场景中的应用可能性。从新能源电站的无人机智能巡检发展历程来看,2020 年左右,这一技术开始逐渐崭露头角。而到了 2024 年,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 AI、算力等相关技术的同步飞跃,无人机智能巡检的应用迎来了爆发式增长。然而,锂电无人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暴露出了诸多难以克服的 “痛点”。首先是续航时间过短。在巡检大型厂站时,锂电无人机往往需要频繁中断作业进行充电,这不仅极大地降低了工作效率,还增加了作业成本。其次,该能源集团的大部分业务分布在北方地区,冬季低温环境较为常见。在低温状况下,锂电无人机的运行能力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无法正常工作。
再者,锂电无人机的载重能力有限。当需要达到 40 - 50 公斤的载重时,其续航时间会急剧缩短,根本无法满足实际作业需求。通过一组数据对比,更能直观地看出氢能无人机的优势。在巡检机类别中,锂电无人机大约能工作 30 分钟,而氢能无人机可达 2.5 小时以上;在较大载荷作业机类别中,相同载重情况下,锂电无人机续航仅 15 分钟,而氢能无人机则能达到 1.5 小时。
由此可见,氢能无人机在续航和载重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该能源集团内部负责战略性新兴产业业务发展的人士分析认为,未来结合 AI 技术的氢能无人机,极有可能颠覆传统能源设施的运维模式。借助无人机搭载的图像处理、AI 识别技术,可以精准识别光伏组件发热、放电等各类缺陷。在一些人工难以到达或者作业环境危险、恶劣的区域,如渔光互补项目现场、山地、高层建筑等,氢能无人机完全可以替代人工进行巡检、清洗和维护工作。不仅如此,无人机还能为现场作业的工人提供贴心的人文关怀,比如为他们吊装光伏设施,甚至为他们送去热水热饭,改善工人的工作条件。
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推动低空物流高效常态化
对于协氢新能源而言,其在氢能无人机领域的发展目标明确且具有前瞻性。公司未来将继续深耕大载重这一优势领域,致力于开发吨级无人机。这类无人机一旦研发成功并投入使用,将在山川岛屿等地形复杂区域以及对时效要求极高的物流场景中发挥巨大作用,进一步拓展低空物流的应用范围。同时,公司还将持续拓展续航 2 小时以上的应用场景,甚至考虑为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提供氢动力系统,为低空交通领域的多元化发展贡献力量。然而,正如任何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面临挑战一样,氢能民用长期以来面临着加氢站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这一问题如同紧箍咒,严重制约着氢能无人机以及其他氢能应用的大规模推广。加氢站与氢能应用之间的关系,恰似充电桩与新能源汽车,两者互为前提,相互制约。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协氢新能源另辟蹊径,坚定地选择做小堆。
公司创新性地为购买氢能无人机的客户赠送小型电解水制氢机器,这种机器体积小巧,大小与洗衣机相仿,极大地降低了客户在加氢环节的困难和成本。同时,与之合作的能源集团也积极参与其中,计划和协氢新能源共同攻克民用化撬装式加氢这一难关,为氢能无人机的广泛应用扫除障碍。此外,制约氢能无人机发展的另一大因素是缺乏完善的认证体系。在这方面,协氢新能源积极寻求合作,与全球知名认证机构德国莱茵 TÜV 大中华区达成了战略合作。TÜV 莱茵将凭借其在全球范围内领先的技术能力和丰富的行业经验,为协氢新能源的氢燃料电池产品提供一站式的技术评估、检测、认证以及全球市场准入技术服务。
双方还将在实验室能力建设、企业体系认证、人才培养和品牌推广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携手推动氢能产业的创新发展与可持续进步。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鉴于目前氢能无人机产业配套尚不够成熟,提供模块化的配套设备成为了短期内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应用层面,除了优质的无人机硬件产品外,适配不同场景的大数据集、高效的图传能力、强大的 AI 能力等软件支持同样不可或缺。
未来,氢能无人机产业的发展需要 “软硬两手抓”,通过技术的不断突破与产业各方的协同合作,实现整个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在政策层面,全球多个国家逐渐放宽对低空空域的管控,为无人机物流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以中国为例,近年来政府持续加大对低空空域的开放力度,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无人机物流运营的管理办法,积极鼓励物流企业大胆探索无人机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同样,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也在逐步完善无人机监管政策,为无人机物流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政策的支持为低空物流的高效化、常态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协氢科技凭借其在氢能无人机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正引领着低空物流行业迈向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解决传统锂电无人机短板问题的同时,通过与能源集团等各方的合作,不断拓展应用场景,推动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发展。随着政策环境的持续优化和产业配套的逐步完善,低空物流在协氢科技等企业的推动下,必将朝着高效化、常态化的方向蓬勃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开启低空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作者声明:图文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经济新视界,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tt/1795.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